凤舞九霄 发表于 2013-6-23 14:19

暗香盈 (持续更新中)


——绿衣捧砚催题卷,红袖添香伴读书

凤舞九霄 发表于 2013-6-23 14:20



  一直都喜欢会散发芬芳的东西。别在胸前的玉兰花、绕在腕际的茉莉手环、嵌着栀子花的老银簪、还有拂摇生香的檀木扇、清香幽幽的金丝楠木梳……花的幽香、木质的清芬都会让我觉得身心愉悦,百骸俱松,连心亦被洇得清软幽活。那香是化凡入仙的一剂灵药。

凤舞九霄 发表于 2013-6-23 14:21


  古时,“香”与礼亦息息相关。燔香祭祀是礼,亲友相敬是礼。《礼记》中曾说到,秦时少年拜见长辈时要系挂香囊,避免身上的气味冒犯长辈。佩戴香囊、兰汤沐浴之习已成为日常礼仪的一部分。古人对香木香草不仅取之用之,且歌之咏之,托之寓之。“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屈原把香引入文学后,曹植在《洛神赋》又描写了“践椒途之郁烈,步蘅薄而流芳”的洛神宓妃。春秋时期,孔子又作《猗兰操》,以物寄情,形成了“香气养性”的观念。想来,古时文人爱香亦与他们以神统形的美学观念有关。香具有超越有形世界的特点,尤其是那淡淡的幽香,似有若无,氤氲流荡,可以成为具象世界之外境界气象的象征。

汇弘宝阁 发表于 2013-6-23 14:21

{:soso_e179:}雅

凤舞九霄 发表于 2013-6-23 14:21


  两汉时,上层社会已有了薰香的风气。此际,丝绸之路的开通使产于边陲及域外的沉香、青木香、苏合香、丁香、枫香、迷迭香、艾纳香等多种香药大量进入中土。用香已成为宫廷仪制的一部分。据《汉官仪》载,尚书郎向皇帝奏事之前,有“女侍香炉烧熏”,奏事对答要“口含鸡舌香”,使口气芬芳。汉初已有“椒房”,以花椒“和泥涂壁”,用作皇后居室。

凤舞九霄 发表于 2013-6-23 14:23


  汉代薰炉的数量和种类已远多于战国。当时大多是直接熏焚香草香木,所以薰炉的容积较大。博山炉是汉晋时期地位最高、最为特殊的一类薰炉,常被视为汉代工艺品的重要代表。博山炉形态模拟东海博山的仙境,炉盖高耸如山,山间饰有灵兽、仙人、镂有隐蔽的孔洞以散香烟。足座下还常设有贮水的圆盘,润气蒸香,象征东海。西汉刘向有咏博山炉的铭文曰:“嘉此正器,崭岩若山。上贯太华、承以铜盘。中有兰绮,朱火青烟。”也曾请过一尊青铜制成的博山炉。焚香时,香烟从镂空的山形中散出,宛如云雾盘绕的仙山。青烟之柔,青铜之硬,有着刚柔相济的对映之趣。

byf6969 发表于 2013-6-23 14:27

{:soso_e163:}

暗芷汀蓝 发表于 2013-6-23 14:34

我是粗人,,喜欢茉莉和栀子香 还有檀香:lol

凤舞九霄 发表于 2013-6-23 14:38


  汉时,薰笼、香枕、香囊等亦流行起来。明代陈洪绶《斜倚熏笼图》中,画一女子拥被懒懒地斜倚在用细细的竹篾条编制成的熏笼之上,笼下香炉既香且暖。电影《夜宴》中亦有这样的场景,章子仪扮演的皇后在沐浴完后臃懒的靠在一香炉上,炉中烟雾弥漫,就是在熏香。

绣花情结 发表于 2013-6-23 14:39

美媚我来了,给爷笑个~~~~哈哈哈,我是绣花你记得我不?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查看完整版本: 暗香盈 (持续更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