邗上散人 发表于 2014-6-17 22:49

我来谈谈自己对苏工双尖的一点认识吧。苏工应该是属于双尖制作工艺中的基础工艺,很多地方特色可以说是在苏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要说苏工双尖的特点大致有三:1花纹典雅清新,2模板规整细腻,3款识清晰美观,要是浓缩一下,就是两个字“规整”!

划破苍穹 发表于 2014-6-17 23:51

散人兄这句话我有疑义“苏工应该是属于双尖制作工艺中的基础工艺,很多地方特色可以说是在苏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何为苏工双尖?何为浙工双尖?何为徽工双尖?以史料记载——江苏和安徽原本是一个省,明代叫“南直隶”,清初叫“江南省”,康熙六年(1667年)拆江南省为两省:取江宁(南京)、苏州二城首字,将东部一省命名为“江苏”;取“安庆”、“徽州”二城首字将西部一省命名为“安徽”;
浙工、苏工、徽工在双尖这个命题上是基本无啥区别的,原因就是因为这类模压产品都是各地银楼从某地模具厂统一批发而来加不同款识而已,所以我个人认为模压双尖不具地域代表性。:]11)

似水流年 发表于 2014-6-18 22:56

可不可以这么理解楼上两位高手的意见:馆主的意思应该是指压模工艺是其他工艺的基础。到后期,估计大部分双尖是压模加锤錾。其实,苍穹兄的意见我个人在前面的帖子里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随便一支压模是很难分辨出地域的。每个地方的压模都有精品,也都有一般的。

似水流年 发表于 2014-6-18 23:26

刚才突然在想,我好像一直有个误区,就是会根据一支双尖的制作,销售或收藏的地域来确定该地区双尖的风格,但是这样的推理其实是反向的,就好比北京的家具厂也可以生产广式家具。

沐泉斋 发表于 2014-6-19 13:11

藏品的地域特征其实就是某一区域代表性的特色,华东江浙等地模压最好最多就成了地域特征,徽州等地扁尖簪最好最多就称之为徽工双尖了,以此类推。其实工艺本身无地域无时间限制,但地域有系统的、特征明显的代表性作品或发源地则工艺会贴上地域的符号,因为双尖历史跨度不长,不像瓷器的工艺特征还可以贴上年号、窑址的符号。所以,个人认为,认工艺不必拘泥于产地和时间,以公认的习惯性称呼未尝不可。就像大闸蟹,现在全国很多地方都在饲养,难道同一品种在不同地方就不叫大闸蟹了吗?波斯猫在中国宠养就不能叫波斯猫吗?因此,单纯论工艺,以公认的区域代表作或发起源头的习惯性称呼是没有问题的,并将逐渐沉淀或优化为某一工艺类型的标准称呼。

积玉堆金 发表于 2014-6-22 00:06

同为喜欢双尖的湖南人看了楼主的帖子之后,感觉受益匪浅。我手头有支双尖明显不是湖南本地或江西工,比较过其它地方工的特色觉得有点徽工的味道,不过不能确定求指点!

明四堂 发表于 2014-6-22 10:32

:]81)

似水流年 发表于 2014-6-22 12:24

:]80)

似水流年 发表于 2014-6-22 13:03

因为楼上积玉堆金藏友的提问,翻了下印象中的帖子,觉得可以把广东一带的加强下,借用藏友id为小强的图片。

















痴古斋 发表于 2014-6-23 13:22

楼主辛苦了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查看完整版本: 双尖啊双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