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银歪歪 发表于 2015-1-14 12:42

本帖最后由 爱银歪歪 于 2015-1-14 15:44 编辑

2 “画眼”点题刻画法.       镏金铜扣在刻画图案的时候通常首先采用分层骨式,在圆形适合纹样内层的圆心位置,即是“画眼”,它是整个纹饰的主体和设计的重心,起点题该吉祥纹样内容和寓意的作用。所以解读镏金铜扣上的吉祥纹饰时,通常要先看画眼,再看周边围合的纹饰,二者结合便可以定格扣面上刻画的什么主题。其实读懂了画眼,对文饰的内容就可以猜测个八九不离十,然后对周围纹饰的探询就只是验证了。例如,观画眼,有一朵梅花,便知道应是喜鹊登梅,再观分层围合的纹饰,一定会有两只喜鹊。观画眼,如是“日”字纹,那最有可能是丹凤朝阳了,不用查看剩余纹饰,便可知围合的图案一定是一凤一牡丹(图21)。但因为铜扣很小,又受到材料和制作工艺的限制,即使使用写实的刻画手法,有些相似的物象还是不容易准确区分表达出来,所以往往存在相似的图像,如在镏金铜扣上荷花与牡丹的刻画就极其相似。所以若观画眼,有一直立式花,将会有2种可能性,那么必须要配合查看围合纹饰的内容,如果是2只鸭子,那就是“黄甲传胪”,如果还是花卉纹饰,那么就是缠枝牡丹了。正所谓画龙点睛,观画眼,如同通往宝藏的入口,一切谜底将被揭开。也因为“画眼”点题的刻画特点,对于装饰图案的分类,也以画眼的内容来决定,比如同是喜上眉梢,但画眼却有不同,画眼是梅花的文饰要归类到植物类图案;如果画眼是喜鹊则要归类到动物类图案。

         图 21丹凤朝阳镏金铜扣的不同侧面展示

.

爱银歪歪 发表于 2015-1-14 12:42

本帖最后由 爱银歪歪 于 2015-1-14 16:46 编辑

3 或写实、或高度夸张的写意表现手法.       在镏金铜扣的装饰图案表现中,运用最广泛的是写实表现手法,图案纹饰的信息在传达过程中如实、直接地展示物象和主题,完全对照现实。这样的表现对于穿着者来说,信息准确,通俗易懂,生动形象,很受欢迎。比如前文展示过的“三世有余(鱼)”和“缠枝牡丹”,三条鱼的造型与牡丹的造型完全符合大众的认知。最能展现创意技巧的是写意表现手法的应用。我们知道传统吉祥图案通常所包含的信息量是非常大的,而且有些常见的吉祥图案的内容是相对复杂的,如果再遇到主体核心对象的造型非常复杂,若想将全部物象准确地呈现在铜扣这有限的空间之上,显然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对物象的再提炼、再简化设计就是必须的。从实物收集来看,很多纹饰最终的形象看起来有些夸张,个别也有趋向了抽象化。比如前文展示过的“梅妻鹤子”和“金鹊报喜”对于鹤和鹊的造型都是精心提炼设计后的、与现实形象差距比较远的艺术形象。
      无论写实还是写意,都是视觉传达的再现手法,从中我们可以查悉到艺术家的独具匠心。
4 以小示大的艺术
       按照实体扣子的大小来推算,镏金铜扣的纹饰所占面积不过约在1.2-2平方厘米内。但就在这小小的方寸之间,我们可以品读到喜鹊已经登上了梅花枝头,吱吱而叫,所谓“晨闻其声,其日有喜”,就要有吉祥、喜庆、好运的到来了!我们还可以品读到鸟中之王和花中之王的天作之合,为我们唱响美好、光明和幸福的未来!我们甚至可以品读到宋代有个叫林逋的书生终生不仕也不娶,无子,只喜欢植梅养鹤,还自谓 “以梅为妻,以鹤为子”,多么可歌可泣!正是如此之小的范围为却承载了缠枝牡丹、杏林双燕、黄甲传胪、丹凤朝阳、 梅妻鹤子、三世有余、凤穿牡丹、金鹊报喜等等如此丰富而又广大精深的中国经典传统文化,无不叫人惊叹!它是如此之小,震撼着我们内心的却是它无穷的力量。在其它主流文化遗产上所能看到的文化符号,在镏金铜扣上一样可以看到。方寸虽小,却能意趣盎然与魅力无穷,所以它是典型的以小物件承载大文化的艺术文化遗产。

.

爱银歪歪 发表于 2015-1-14 12:42

本帖最后由 爱银歪歪 于 2015-1-14 16:16 编辑

五、镏金铜扣装饰艺术的价值考成.
      在传统服饰发展历程中,镏金铜扣以自己特有的造型、工艺、装饰图案和艺术特性已经从服装制作的构成中置换了出来,传达着自身的文化内涵和特有的艺术价值,虚化为具有特定文化意韵的重要构件。从服装的制作或穿着来看,它是一件传统成衣上不可缺少的部分,而从它自身在发展中无形地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面貌来看,它已经是承载有东方典稚美的独立艺术品,对于研究清代的社会生活和民俗文化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史证资料,也是研究那个时代实用美术的重要史料。.
         镏金铜扣虽小不起眼,却每个小小的疙瘩都'凝聚了中国文化世代相袭的民俗,浓缩了流行的信仰和传说,沉积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并保留了民族文化最初的原始状态,它以小示大,不愧为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的一朵奇葩。所以笔者多年来不遗余力地扣海拾珍,并小心翼翼地保存它们!今日成文,更是用心梳理心得!希望引发更多的关注者,因为民族文化是可贵的,我们有责任用心把它们保留下来,而不是让它们悄悄流逝于当代流行文化的冲击。同时,如果我们能把这种古老民族文化的精髓融入到现代文化艺术的设计中,加以借鉴和运用,就可以设计出更多的具有更新的形式、更独特的文化意蕴的优秀作品,为促进民间工艺美术的发展,推动整个中华民族艺术的进步,都将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 杨梅.编结钮扣在服装制作中的作用演变及其文化意蕴.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1:56-57. 怎样留住濒临失传的中国老工艺.http://www.022net.com/2008/7-27/44393137282633.html.2008-7-27. 中国传统工艺——鎏金. http://bjg416.blog.163.com/blog/static/3031347200910222538722/.2009-11-02. 胡玉梅,赵晨.千年琉璃瓶是否“中国造”?. 现代快报,2010-06-13 林雁.梅妻鹤子千古名——四论林逋与梅花.现代园林.2007,12:27-35. 郑军,魏峰.中国吉祥图案设计艺术/中国传统艺术设计丛书.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01.

.

爱银歪歪 发表于 2015-1-14 13:08

本帖最后由 爱银歪歪 于 2015-1-14 16:29 编辑

坐!这个应该是沙发,单坐的:]5)














.







longgoo 发表于 2015-1-14 13:20

:]7)

绣花情结 发表于 2015-1-14 13:28

爱银歪歪 发表于 2015-1-14 13:31

绣花情结 发表于 2015-1-14 13:28


哈哈,请坐啦,我站着就好:]3)

无邪 发表于 2015-1-14 13:33

:]84):]81)

apsaras 发表于 2015-1-14 13:45

先顶下。到家再细读 :]7)

爱银歪歪 发表于 2015-1-14 13:46

apsaras 发表于 2015-1-14 13:45
先顶下。到家再细读
谢谢飞天的加分

混这么久了,歪歪第一次享受被宠爱:]49)
页: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小物件,大文化——传统镏金铜扣的装饰艺术考证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