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银
唐银美丽,好品!! 新. 收藏最怕真话听不进。
不知道楼主与博客“大唐金花银”熟不熟?他通过博客找到我,大致9月初请我帮他看此碗真假,虽然没有上手看实物,但从图片能大致判断是新货。结果说了实话反过来讥笑我。他是这样报答我的:
“大唐金花银:洛阳王上手认定确认唐无疑 爱不释手的东西 被你认作仿品 建议改名吧”
我虽然没有拉黑他,但不可能再答复他任何问题。
洛陽王是否指洛陽金銀博物館王館長,應該不會吧,第一個碗明顯一眼新,圈足花瓣紋參考早期線描錯誤仿照的,第二件在葡萄蔓草的卷藤表現過份卷成螺絲狀,在這樣構圖下唐代不會如此做。
估計這批應該是比較早些時的仿品 花舞大唐春 发表于 2015-12-7 11:22
收藏最怕真话听不进。
不知道楼主与博客“大唐金花银”熟不熟?他通过博客找到我,大致9月初请我帮他看此 ...
我让好几个朋友帮忙找人看东西,如果他出的是我的照片的话,应该是我的朋友,首先我代朋友为他向您的出言不逊致以最真诚的谦意。每个人对一件东西的认知度本来就不可能相同,更何况像这种高古的银器,本来其存世量就少之又少,研究它的人就会更少,能够把真东西把在手中仔细琢磨它的人就可想而知了,更何况我们又是凭那么少的可怜的出土器物中去找寻它们的规律,以此来判断其真伪,所以对于高古的东西,大家的看法还绝对不可能有统一的认识,打个比方说虽然都是唐代银器,但它每个时期的工艺都有很大的差别,风格也有很大的波动,就单是何家村窖藏出土的金银器,它们的做工,风格,工艺都有参差不齐,有的非常精细,也有一些工艺非常粗糙,如果不是一起出土的器物,谁会把那一批东西联系在一起。所以说看东西大家都是一个共同的眼光,一件器物的身上会展现出一个时代的精神特征,每个人的知识多少直接决定对某一个器物判断程度,所以请您不要生气,我再次代朋友向您以诚致谦。而且我前些天已经到西安的陕西历史博物馆去过了,,,呵呵。东西是被认可的,您如果有时间的话我们可以拿东西一起来讨论研究,向您学习。 小維 发表于 2015-12-8 09:07
洛陽王是否指洛陽金銀博物館王館長,應該不會吧,第一個碗明顯一眼新,圈足花瓣紋參考早期線描錯誤仿照的, ...
我让好几个朋友帮忙找人看东西,如果他出的是我的照片的话,应该是我的朋友,首先我代朋友为他向您的出言不逊致以最真诚的谦意。每个人对一件东西的认知度本来就不可能相同,更何况像这种高古的银器,本来其存世量就少之又少,研究它的人就会更少,能够把真东西把在手中仔细琢磨它的人就可想而知了,更何况我们又是凭那么少的可怜的出土器物中去找寻它们的规律,以此来判断其真伪,所以对于高古的东西,大家的看法还绝对不可能有统一的认识,打个比方说虽然都是唐代银器,但它每个时期的工艺都有很大的差别,风格也有很大的波动,就单是何家村窖藏出土的金银器,它们的做工,风格,工艺都有参差不齐,有的非常精细,也有一些工艺非常粗糙,如果不是一起出土的器物,谁会把那一批东西联系在一起。所以说看东西大家都是一个共同的眼光,一件器物的身上会展现出一个时代的精神特征,每个人的知识多少直接决定对某一个器物判断程度,所以请您不要生气,我再次代朋友向您以诚致谦。而且我前些天已经到西安的陕西历史博物馆去过了,,,呵呵。东西是被认可的,您如果有时间的话我们可以拿东西一起来讨论研究,向您学习。 学习, 有次參加一研討會,一博物館館長說,有藏家拿東西給他看真假,他只能說好好好真不錯,他的說法必竟人家花錢拿的,說不對,對認識的賣家不好意思,若對不認識的賣家,將來官司紛爭一不小心還被波及,回到老話,把東西賣給這些說真的人就得了,不要浪費時間在這討教。 那是06年的研討會,我也去听讲了!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