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水流年 发表于 2016-8-21 07:24

乌拉特蒙







这种挂饰的中间件感觉就是乌拉特蒙或者邻近部落的额饰

似水流年 发表于 2016-8-21 07:30

阿巴嘎










这种挂饰,感觉是阿姨巴嘎或者邻近部落的耳饰和鬓侧饰改装

似水流年 发表于 2016-8-21 07:34

还有一些连垂式的图片说明,一起发出来,总的来说,应该都是一体两翼中,一体部分的头饰












似水流年 发表于 2016-8-21 07:38

第二类是犄角式,感觉很夸张彪悍
去年我是歌手中有个歌手穿戴了一套,就是犄角式的,据说祖传,看上去确实是老东西






似水流年 发表于 2016-8-21 07:39

蒙古发饰——犄角式。犄角式头饰按理应该归于连垂式,但因为形制特殊,这里单独辟为一类。把头发从中间一分为二以后,在面颊两旁弯成犄角式,用发卡卡住,再往里面塞进木头,把头发撑起一个鼓包,用头绳扎住。再把辫梢塞进银质或珊瑚镶嵌的发筒,发筒下面一般还要接一截布做的辫套。头上一般都要带一个镂空银子或珊瑚编的帽圈,上面再戴上帽子。这一类头饰,以喀尔喀最具代表性。巴尔虎、明嘎图、达里干嘎等也属于这一类。

似水流年 发表于 2016-8-21 07:40

蒙古发饰——辫套式。这一类头饰,以卫拉特为主,也包括许多受他们影响较重的临近部族。即传统意义上的西蒙古地区,我们说的“两翼”之一。如额鲁特、准噶尔、土尔扈特、杜尔伯特、和硕特、扎哈钦、乌梁海、巴雅特、科布尔等。这些部族头饰的特点是:头发从两边梳下来以后,直接装进辫套里。辫套都是布做的,顶多上面有些银片装饰,所以分量很轻,没有发盒或发卡;辫套以上的头发裸露,不加任何装饰,不像连垂式系列几乎不露头发;另外,这个系列的头饰,摘戴最为容易。以土尔扈特为例,它的实际头饰,只有一对辫套、一对辫套下面接的彩虹道子装饰的丝线穗子(陶和格),一条和头发裹在一起的黑布做的棉花棒子。银器只有一种,名为耳坠,实际上只有一只蝴蝶、一个盘长、一朵花叶和几个银铃组成的小小饰件,比东蒙古的耳环大不了多少。

辫套式最简洁

似水流年 发表于 2016-8-21 07:42






似水流年 发表于 2016-8-21 07:45

第四类是盘发式

这些图片解答了我关于珊瑚大簪子的使用方法。

盘发式也是一个大类,它属于“两翼”之一的东北科尔沁系统。包括科尔沁各旗、阿鲁科尔沁、翁牛特、奈曼、库仑、扎鲁特、扎赉特、左右巴林、左右喀喇沁、蒙古贞、郭尔罗斯、杜尔伯特(黑龙江)等。把头发左右分开以后,在后脑勺上辫成二条辫子,分别穿进珊瑚装饰的发筒里,再从下往上插进两个簪子,从上往下插进两个簪子。再把一个大簪子,横架在这四个簪子上面,然后将辫子绕上来,把大横簪子缠住。前面剩的头发也盘过来,再用一条或两条发带缠上,插上花簪垂饰之类作为陪衬,头饰便最后完成。


似水流年 发表于 2016-8-21 07:47






似水流年 发表于 2016-8-21 07:48





这些簪子就是盘发式的必备神器
页: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珊红松绿——蒙古族和藏族发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