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多九如收藏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563|回复: 2

合卺交杯

[复制链接]

176

主题

355

帖子

1万

奖励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2906
注册时间
2010-6-22
性别
保密
发表于 2012-5-29 17: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注册原因写:爱三多老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黄金万两 于 2012-5-29 17:50 编辑

        5月23日,在江苏省南通市买进了一对绣带,昨天收到了。这件绣带长83厘米,年代为清末民国时期,我初步认为是门帘带,具有一定的江南水乡风格(虽然南通在江北),全带共绣112个字,我似懂非懂,全文如下:
       雀屏开处望如云,稳步堂前两手勤,知否个中通欸曲,可能少女隔樯问。笙歌长道向前行,二八娇娘四面横,可笑老妪情不禁,怪她闺女未联盟。喜将锦盖缓挑开,婉转交酬合卺杯,料想画眉舒展处,先行送得眼风来。杯盘铺设喜称觞,俨比梁鸿对孟光,只是残更催不住,朝阳日出又东方。
       绣带上的诗,估计是当地民间读过几年私塾的乡间土秀才所写,虽然还欠锤炼,但也算新鲜活泼,生活气息浓厚。这些诗句描写了结婚时的场面与习俗,有一定民俗研究价值,特别是“通欸曲”和“隔樯问”,反映的是江南水乡的习俗与风情,有一定的地方代表性,工整地绣有112个字,这样的绣带我还是第一次收集到。      
       根据我的理解,其中个别字读音与标准话略有差别,如合卺杯中的“杯”,这里显然应该读“bai”,而非“bei”,估计是古音或者江南方言读音,这样就押韵了。另外“怪她闺女未联盟”中的她,绣带上写的是“他”,“五四”运动前后的白话文,他、她是没有严格区分的,就如的、地、得的用法那时没有严格区分一样。历史就是历史,古玩就是古玩,伪造不了的。      
       注:卺,音锦(jin),书面语“瓢”的意思。合卺,古代婚礼习俗,就是把葫芦一劈两半儿,婚礼上男女双方各执一瓢,饮交杯酒。
DSC00593.JPG



188

主题

5583

帖子

3万

奖励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96750
注册时间
2011-5-14
性别
保密
发表于 2012-5-29 21:1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soso_e163:}
吐故纳新,新开小铺
http://dashangzao.taobao.com

102

主题

1007

帖子

-6153

奖励积分

银牌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219
注册时间
2010-1-16
性别
发表于 2012-6-6 18:19 | 显示全部楼层
很羡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三多九如收藏网 ( 浙ICP备07032836号 )

GMT+8, 2025-4-19 11:32 , Processed in 0.093764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