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多九如收藏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634|回复: 7

错银铜器补配件制作研究(转帖)

  [复制链接]

30

主题

2911

帖子

1456

奖励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积分
32177

三多讨论版版主三多杰出贡献者三多九如专家

注册时间
2008-9-27
性别
发表于 2009-8-31 18: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注册原因写:爱三多老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作者:莫鹏

内容提要:错银铜器补配件历来都是采用传统工艺的方法进行制作的,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工艺复杂,难度大,技术要求较高,而且,银材价格昂贵,不易购到等多种原因,所以,在我国文物修复界要广泛使用却极为不易。近年来,笔者在错银铜器补配件制作工艺上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在承继传统工艺的基础上,通过创新,探索出几种较为简易可行、易于推广的错银铜器补配件制作方法。
关键词:错银铜器 补配件 制作
错银也称为银错,是继错石、错铜、错金等装饰工艺之后我国古代金属细工装饰技法之一。它是利用银所特有的金属色泽和可延展性在青铜铸造的车马器、装饰品、日用品和部分礼器上用隐嵌的方法镶嵌出各种纹饰图案和文字,然后再用错石(厝石)将表面磨错光平,从而改变铜器模铸纹饰的呆板和拘束,突破传统图形表象对称格式,使图案装饰不但华丽秀美,而且题材内容丰富。目前已知,国内最早的实物资料是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春秋时期错金银青铜兽纹戈[1];到了战国早期,在青铜器物上己较多地使用错金银工艺来进行装饰,山西侯马古城春秋战国时期铸铜遗址上出土的许多用来铸造制作错金银铜器的陶范说明了这一点[2]。从战国中期开始到西汉时期,我国的错金银工艺进入到一个繁盛的发展时期,大量的考古发掘资料反映出精美的金银错纹饰已被广泛运用来装饰各类青铜器用品[3],其中河南洛阳中州路战国中期车马坑出土的错银车马器[4],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单独用银材在青铜器上错嵌各种精美图案的实物[5]。
但是,出土的错银铜器与其他的铜器一样,在地下埋藏期间由于受到各种化学物质的侵蚀,往往会因腐蚀氧化严重而造成了器物的残破缺损,强度降低,出土后如不进行保护性的修补复原处理,不但不利于器物日后的研究和保护工作,而且还会影响陈列展出时的效果。对残破缺损的错银铜器进行保护修复的关键是补配件制作,错银铜器补配件制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修复质量的好坏,多年来,为保护和修复好残破缺损的错银铜器,笔者在承继传统工艺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和实践,认为错银铜器的补配件除可通过传统的工艺技法来制作外,还可以采用现代的工艺技法和使用其他的材料替代的方法等制取。   
一、古代金银错镶嵌工艺研究
关于古代错金银铜器的镶嵌工艺问题,迄今有四种不同的观点:
一是“嵌错法”说。这是人们普遍认同的一种观点,因为在绝大多数人的观念中都认为,古代金银错铜器的镶嵌方法是在铸器前就已预先留下镶嵌用的凹槽或是铸器后用錾子錾出上窄下宽的凹槽,然后再把打成薄片或制成丝状的金银材料用锤或压子将它们嵌进凹槽中,最后再用砺石磨错平滑[6]。
二是“鎏制法”说。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青铜文物鉴定委员、文物修复大师赵振茂生前认为:战国时期不仅有了镟工技术、铆工技术、打眼技术,而且还有鎏金银技术,但还没有拔丝技术,因此,采用“鎏金银的方法”进行制作是解决铜器上镶嵌金银错的技术方法之一。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未修复复制战国“铜尊”时发现了尊上的金银纹饰是用鎏制的办法做上去的,他以此法偿试,结果得到同原件一样的镶嵌效果[7]。
三是“鎏制法是嵌错法的一种发展”说。这是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史树青的观点,史先生发现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的“楚大官糟”铜壶(图一)上通体错制的金银蟠龙纹,不是用金丝或金片镶嵌而成的,而是用“鎏金”(鎏金与鎏银是异材同工)办法;但同墓出土的另两件铜壶的器腹及器盖上所错制的鸟虫书铭文,则又是使用了“嵌错”的办法。史先生指出,那种通过“金涂”将凹槽填满,然后再用厝石磨错的工艺方法,“仍可称为金错,这是金错工艺的一个发展”[8]。
四是“嵌错法与鎏制法并存”说。这是北京故宫博物院青铜文物研究专家王海文的观点,他指出∶人们一贯以来所认定的“嵌错法”工艺,只“适用于较大件的铜器,有些小件嵌金银的铜器,形体之小简直无法进行捶打,像这样的作品,我认为可能是用鎏金的方法进行镶嵌的,”鎏金法镶嵌小件器物,“比用金丝随纹饰形状逐一嵌入要省事,又能使金丝牢固地与铜胎结合一起。”他还指出,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把“错”解释为“金涂也,从金昔声”(金涂是鎏金的别称),就是“因为错金银这种古代传统技法在当时还在运用”[9]。
在这四种观点中,“嵌错法”的观点是最为大多数人认同的,其原因主要是这种在铜器上进行金属“嵌错”的装饰工艺技术自商代的晚期出现以后,直到今天仍在流传采用。但就其镶嵌的方法来说,却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在铜器上进行金属“嵌错”,先是铜错,然后才是金错和银错等。错铜用的材料是纯铜,纯铜具有较好的延展性,颜色紫红,可与青铜的色彩形成反差,所以古人就利用它来镶嵌装饰青铜器。镶嵌的方法有“嵌错法”和“铸镶法”[10]。“嵌错法”是早期主要的铜错镶嵌方法,它直接用经过锤炼加工和退火处理的红铜薄片裁剪成一定形状后镶嵌进青铜器的表面,然后再磨错。“铸镶法”是利用纯铜的熔炼温度(1230~1280℃)高于青铜(1150~1250℃)这一特点,先铸出带凸榫的红铜饰片,然后把它放在器表外范相应的位置,铸器时把它镶嵌进铜器表面。用“嵌错法”制成的纹饰图案一般比较简单,边沿多以直线为主,如三角形、长方形、直线形等,遇有转弯曲角的纹饰图案时,往往需要接片,因而常有接缝痕迹,而且嵌错上去的纹饰与铜器基体结合不甚紧密,接缝明显。而用“铸镶法”制成的纹饰图案,其线条就曲直自如,变化多样,没有接缝痕迹,与铜器的基体结合紧密,多以成组成对的造形复杂的动物图案为主[11]。
金银错是晚于铜错出现的铜器装饰方法,因此在镶嵌工艺上有一个承前继后的过程,早期采用的都是“嵌错法”,后来才发展到同时采用“鎏制法”。但迄今尚未见有采用“铸镶法”来镶嵌金银错的,苏荣誉、华觉明等人推测,其原因有可能是因为黄金比铜珍贵,而银的熔点又比铜低得多,铸造时炽热的铜液会把银制纹饰熔坏,所以,无法进行铸镶[12]。“嵌错法”通常也只能够镶嵌一些以线条或造形比较简单的纹饰图案,而且往往要接片,如镶嵌图案复杂、精美的金错或银错纹饰时就要使用鎏制的办法,这一镶嵌方法已被英美两国的考古学者所证实,他们曾用科学仪器对收藏于英国伦敦布鲁埃特古董行的我国汉代三件通体镶嵌有精美纹饰图案的鎏金错银甗、鎏金错银蒜头壶和鎏金错银盆(图二)进行鉴定,证实器上的错银纹饰都是用鎏制的方法镶嵌上去的[13]。
近年来笔者以上述错金银铜器为依托,结合鎏金银制作的工艺特点,对我馆及兄弟馆收藏的部分实物进行了观察对比和分析研究,认为凡是用“鎏制法”镶嵌的金银纹饰,都具有以下的基本特征∶
1、器物所镶嵌的金银纹饰图案大多是连片满体而且是精美繁缛,线条曲直自如,变化多端的;
2、由于镶嵌的金银纹饰是经多次涂填烘烤而成的,因此镶嵌的金银纹饰与铜器基体连接密合、牢固,通常没有脱落的现象,看不出嵌接和接片的痕迹。如有脱落,露出的沟槽一般都较浅,极少有修錾痕迹;
3、镶嵌的金银纹饰是经涂填堆积而成的,所以表面有呈高低不平的堆积状态,没有捶打过的痕迹;
4、按器物的纹饰结构布局,在不应镶嵌金银的地方也镶嵌有金银材料,或是在金纹饰上镶嵌了银的纹饰,而在银纹饰上镶嵌了金的纹饰,造成镶嵌错位的现象;
5、用鎏制法进行镶嵌的铜器,表面上会渗进有金或银的痕迹,如果错磨不干净,往往会在器物的表面遗留下金银的薄膜痕迹,如果是银膜的话,氧化后就会在涂抹过金泥或银泥的表面形成有一层灰黑色薄膜。
以此特征来判断,比较典型的器物还有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的错金博山炉[14]、刘胜妻竇绾墓出土的错金银镶嵌豹形镇[15]和错金朱雀衔环杯[16]、江苏徐州出土的错金云龙纹樽[17]以及收藏于英国伦敦埃斯肯纳齐古董行的错金银狩猎纹车饰[18]、收藏于英国伦敦戴迪野古董行的错银几何云纹车饰[19]和收藏于美国弗利尔美术馆的错银几何纹扁壶[20]等等。我馆收藏的肇庆北岭松山战国墓出土错银铜罍器身上所镶嵌的银错纹饰其线条虽然纤细,但器上的银丝整体上并没发现有接缝的痕迹,而且凡是有镶嵌银错纹饰的器表部位都有一层带有银亮灰黑色的氧化层,个别有违纹饰结构规律的地方还镶嵌有小片状的银错纹饰(图三),很明显铜罍器身上的错银纹饰是用涂抹“银泥”进行烘烤的办法制成,其表面银亮而灰黑的氧化层正是因未磨错干净的鎏银层氧化后变成的。另外,洛阳市文物考古工作队收藏的洛阳小屯出土错金银团花纹流鼎,鼎上镶嵌的金银纹饰虽然图案简单,而且都是小片材,但其流嘴下部两边分别与鼎腹相连接处有一块三角形纹饰,从该鼎纹饰金银相错的整体布局来看,原应镶嵌的是一个全金错三角形纹饰,但现在在其与鼎腹邻近的一块三角形银错纹饰相连接处却有一角镶嵌了银错,破坏了该金错三角形纹饰的结构规律,这是在填涂鼎腹邻近流嘴那块三角形银错纹饰时,把流上那块原应填涂“金泥”的纹饰凹槽也填进了“银泥”,才会出现这种情况,而且无论是铜器基体与金银错相衔接,还是金银错相衔接之处,都十分平整、光滑、自然,没有接缝的痕迹,只有“鎏制法”才会有这样的效果。
由此可见,我国古代传统的错金银工艺技术并非象人们一贯所认为的那样,纯粹采用的是“嵌错法”,也不是象赵振茂先生所认为的那样,纯粹采用的是“鎏制法”。大量的实物资料可以看到,在战国早期以前,不但已有用于铸制错金银青铜器的范模,而且还有已铸制或錾刻好可用于镶嵌金银纹饰的线槽的青铜器[21],更有已制作好错金丝的铜器[22],这些都证实了我国在战国早期以前己有制造金丝的技术(是通过拉丝还是其它方法制得有待进一步研究)。因此,笔者认为,古代传统的错金银工艺技术在战国早期以前采用的都是“嵌错法”,镶嵌用的金银材料既有丝材也有片材,到了战国的早中期以后,尤其是战国的晚期至西汉早期,随着鎏金银技术的出现,就开始采用鎏金银的方法来镶嵌金银纹饰,到了西汉的中晚期更为普遍,不管大件、小件的器物都采用这一方法。由于“鎏制法”的运用,使铜器上镶嵌出来的纹饰图案更为精美,装饰效果更为强烈,从而标志着我国古代错金银工艺进入到一个鼎盛的时期,这个时期一直延续到东汉,所以才有许慎对“错”字的注释。因此,古代的错金银工艺技法应该包括“嵌错法”和“鎏制法”。
二、传统错银铜器补配件制作工艺方法
所谓传统的错银铜器补配件制作工艺也即是古代制作错银铜器时所使用的工艺方法,它包括有“嵌错法”和“鎏制法”,这两种工艺方法是师辈们过去修复错银铜器时一贯使用的方法。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笔者目睹了师辈们在修复、复制错金银铜器时,采用这两种传统工艺来制作铜器上的错金银纹饰,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嵌错法”和“鎏制法”是两个镶嵌方法不同而其它的工艺完全一样的技法,其基本工艺过程如下∶
(一)补配件基体的制作
补配件基体的制作,传统工艺上有铸制或打制的方法。如果是铸制的,较粗大的纹饰通常是在作范母时就预留下准备镶嵌银材用的凹槽;纤细的错银纹饰,往往是在补配件基体铸制出来后,才在基体表面用錾子錾刻或用化学液蚀刻出凹槽。如果是打制的,基体上镶嵌制取用的凹槽只能通过錾刻或蚀刻的方法来。
刻制方法是∶选取几点采用跳焊或跳粘(用可逆向的快速型胶粘剂)的办法把制好的补配件基体暂时连接填补在残缺部位上,然后根据器物原有的银错纹饰特征进行描绘复原。描绘时可根据不同的刻制方法分别选用满涂刻画法或直描法进行。蚀刻法是把待蚀刻的整件补配件基体都涂布上白色磁漆之类的保护漆,干透后在保护漆上用油性彩笔把需要镶嵌银材的纹饰描绘出来,并用刀具将纹饰线条上的保护漆剔除干净,然后用化学蚀刻液(如三氯化铁等溶液)进行蚀刻,最后用刻铜刀或錾刀把凹槽修整好。錾刻法是在补配件基体上直接用油性彩笔把需要镶嵌银材的纹饰或铭文直接描绘好后,放置在錾花胶上进行錾刻。无论是蚀刻法,还是錾刻法,凹槽槽底不能过于平滑,需有麻面,而且槽壁要呈上窄下宽的“?”形,这样银材镶嵌后才牢固。
(二)镶嵌银丝或银片
1、镶嵌前的准备工作
(1)嵌错法的银材制备方法
嵌错法所使用的银叶或银丝一般都需要经过金银首饰厂加工或修复人员自行打制才能适合镶嵌使用。自行打制时选用的银块或银条要纯度较高,而且要用力均匀适中,通常先从中间开始往一边的尾端横打一遍,然后把银块掉转过来用同样办法从中间接着往另外一边的尾端横打一遍,使其延长变成长条形的银块后,再从银块竖着的方向分左右两边捶打把长条形的银块展阔扩宽,并把它翻转过来改用开锤另一头呈圆头平顶的锤头从中间往四边有顺序地锤打一到二遍,将其打成片状。银的金相结构本来呈混乱无规则状态,但经数次反复敲打后,其晶格结构就会变为排列整齐而发硬,如果继续锤打的话,晶格因互相挤压而破裂和穿晶,造成银料开裂、破边而掉碴,造成银料的损失,因此,需要用火烧红后使排列整齐的晶格又重新变为混乱的无规则的状态而变软,才继续锤打。如此反复锤打,直到符合镶嵌使用的厚度(要比凹槽略高出一些)时为止。
(2)鎏制法的银材制备方法
鎏制法所使用的银材是“银泥”,俗称为“银汞齐”,“银汞齐”由于有毒,而且不易保管,所以在市场上是不能购到,必须由修复人员自行制作。其制作过程如下∶
①打制银丝
制作“银汞齐”需要把银材打制成极薄的银丝,制作方法同嵌错所需的银叶打制方法基本相同,不同的是要比嵌错用的银叶要薄得多,一般厚度约为0.2~0.3毫米,打到越薄时越要注意锤打力度的均匀适中。退火时不要过火,银叶见红就立即离火,否则银叶会被烧化而熔在火中。银叶打成后,用浓度为50%的硝酸溶液将表面的污渍和杂质刷洗干净,把其剪成15×2毫米左右的丝条(剪下的银丝条会呈卷曲状),最后根据需配制的用量称好,并用干净的高丽纸包好待用。

②杀银
杀银又称煞银,是把银溶制成“银泥”的过程,它是借助汞(俗称水银)来把银溶合成“银汞齐”(银泥)。银在常温下是一种延展性仅次于金的固体物质,其熔点为960.5℃,沸点为2000℃。而汞是一种可流动的液态金属物质,它除铁之外可以与大多数的金属形成合金,汞在常温下具有轻微的挥发性,但到-39℃时又会凝固成可延、可展的固体,其沸点为356.9℃。如按一定比例在加热的条件下将汞与银混合,就会变成稠粘土一样的“银汞齐”。其混溶过程是一种物理现象,办法是∶将石墨坩埚放置在点燃的焦炭炉上,当坩埚烧红到三分之二时(约700℃),即将银丝准确迅速地滑入坩埚内,并用长把铁钳不断地转动坩埚,让银丝受热均匀。当银丝烧得通红时(约600℃),就由原来蓬松的状态转缩为将熔未熔的团状,此时立即把8~9倍于银的液态汞迅速倒入坩埚中。液态汞遇高温时一面冒出大量浓烈的剧毒蒸气,一面对烧得通红的银丝进行选择性的润湿捕集,向被捕集到的银丝进行扩散,使银丝不断收缩溶化生成“银汞齐”。为促使银丝的充分溶化,这时可用烧红的白炭棒插入汞液中不停地上下搅拌。在液体汞剧烈的沸腾中,银与汞就迅速地溶融混合,待其溶融混合完全后,即把它又快又稳地倒进盛装有凉水的白瓷盆内,冷却后把沉在水底呈泥状的“银泥”捏成团块放回瓷盆内备用。

在杀银过程中要注意的是银汞的混溶情况,时间的长短要掌握好。如过长,银汞混溶物里的水银蒸发过量,杀出来的“银泥”太干而不好用,甚至会造成银扒在坩埚底的情况;如过短,“火候”不够,银与水银就不能充分溶融,杀出来的“银泥”太稀,使用时会析出水银液来,而鎏制物上见不到白银,严重的话,“银泥”里还会仍存在有一团团疙瘩,甚至还夹杂有未混溶的银丝。成品“银泥”用手捻捏时感觉到细腻无碴,不软不硬,捏成山形也不会析出水银液的,就是质量最好的“银泥”。
2、镶嵌
(1)嵌错法的镶嵌方法
把银片依照需镶嵌的纹饰图案剪成片状或丝状,然后将其用火适当加热,再放置在凹槽中进行锤打,使之嵌入錾槽内,银丝或银片富有极好的延展性,经锤打后会充填满上窄下宽的錾槽而形成镶接。但对于胎质软薄的青铜器,不能用锤打办法进行镶嵌,只能用质地坚硬的玉石或玛瑙制成的“压子”把银丝或银片挤压进“?”形槽中,为增强银与补配件基体接合的牢度,挤压前可先涂上一些粘合剂。

(2)鎏制法的镶嵌方法
鎏制法的镶嵌方法实际上就是“鎏银”过程中的“抹银”和“开银”[23]。
抹银是把制作好的“银泥”涂抹在补配件基体上相应的凹槽中。为保证镶嵌的牢固,涂抹前要用浓度为10%的稀硝酸溶液把凹槽上附着的各种杂质和油脂清洗干净,然后根据需镶嵌纹饰的大小选用适中的鎏银棍点银泥和浓度为50%的稀硝酸把凹槽填满。稀硝酸在这里可起到促使铜分子活化,克服其表面张力,提高浸润性的作用。

开银就是通过用炭火烘烤,把银泥中的汞蒸发掉,让银紧贴于补配件基体凹槽中,形成镶嵌。烘烤时把白木炭点燃搧旺,然后将涂填好银泥的补配件放在炭火上烘烤,随着温度的升高,混和在银泥里的汞就会蒸发,当升至约270℃时,将其夹离火源,并迅速用猪鬃毛刷子在“银泥”上轻轻地蹾压和敲打(行话称之为“堵”),让“银汞齐”中的银粒紧密地粘附在凹槽中。堵完后又再放在火上再加热,再堵,如此反复数遍,随着温度升高至约350℃时,由于水银上浮蒸发而银微粒下沉浓缩,此时会呈现出水汪汪的水银亮来,为让银微粒能够均匀紧密地沉积在凹槽中,就要立即撤火,并迅速地用脱脂棉轻轻地揉、擦、按沉积在凹槽中的鎏银层。鎏银层在边揉擦边烘烤的过程中,就会逐渐地由发亮而变为发暗,转呈米白色,这时就要适当地加大炭火,把银泥中的汞完全蒸发掉,银就牢牢地镶嵌在凹槽中了。如果一次不能把凹槽填满的话,可重复进行多次,直到把凹槽填满为止。
在鎏制镶嵌过程中,如要鎏银又要鎏金时,必须要先鎏金后鎏银。鎏金时不要将金泥填进鎏银的凹槽中,填进了就要把它清除干净再鎏银。
(三)磨错
镶嵌完成后,银制纹饰与铜补配件基体的表面并不平整,要用油石、锉刀或金属砂纸进行磨错,使镶嵌的银材与铜补配件基体的表面平滑,达到“严丝合缝”的地步,最后再用椴木炭沾水打磨,使之光滑平整,完成补配件的制作。
二、现代科技条件下几种替代方法研究
用传统工艺来制作错银铜器补配件由于其工艺复杂,难度大,技术要求较高,而且银材价格昂贵,不易购到,同时鎏制过程毒性大,污染环境严重,因此,在我国文物修复界要广泛推广使用极为不易。近二、三十年来,老一辈文物修复匠师们体衰多病和陆续辞世以后,许多人在修复错银铜器特别是那些腐蚀氧化极为严重的残破错银铜器时,往往放弃残破缺损部位的补配复原工作,或只制作不镶嵌错银纹饰或铭文的补配件,表面再做上锈块加以掩盖修饰。这样修复出来的文物其品相较差,不利于今后的陈列和研究。所以,在现代科技条件下,探索一些既符合当代文物保护要求,又十分安全、简易可行、易于推广的错银铜器补配件制作方法是十分必要的。因此,笔者在承继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对错银铜器补配件的制作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摸索出以下几种较为安全、简易可行、易于推广的错银铜器补配件制作方法:
(一)铸镶法
“铸镶法”也是盛行于春秋晚期至两汉时期我国传统的金属镶嵌工艺方法之一[24]。但是,我们这里所说的“铸镶法”并非传统工艺中的“铸镶法”。传统工艺中的“铸镶法”,是通过高温把制作补配件基体的青铜合金熔化后通过浇铸把预先制作好的纹饰镶嵌进铜器的表面,是一种属于热铸的工艺方法。这里所说的“铸镶法”则是通过采用电铸的方法把预先制作好的纹饰镶嵌进铜器的表面,它不需要把作为基体的金属熔化后浇铸,只需要将预制好的纹饰放置在补配件模具上,然后通过电流和电解液在模具上沉积一定厚度(通常在几毫米以上)的铜或铜合金来制取出所需的补配件基体。因此,它是一种属于冷铸的工艺方法。所以,传统工艺中的“铸镶法”只能用于镶嵌象红铜这类熔化温度高于青铜合金的金属,而“电铸法”则适合用来镶嵌任何可导电的物质,不但较为容易铸制出由不同材料组成的金属制品,而且不同材料之间的嵌接也相当牢固。所以,“电铸法”非常适合于错银铜器补配件的制作,其工艺制作过程如下∶
1、电铸前的准备工作
(1)模具制作
制作模具可选用的材料很多,但适合用来制作青铜文物补配件基体电铸模具的材料主要是硅橡胶和石膏。硅橡胶的优点是质韧而柔软,易于脱模,缺点是容易变形,而且不导电。石膏的优点是质硬,不易变形,缺点是性脆,而且具有吸水性。所以在实际工作中,通常可以综合硅橡胶与石膏的优点配合使用。做法是用硅橡胶翻制出补配件外形外貌的模具,再在硅橡胶模具的外表用石膏浇制成一个硬壳,把硅橡胶模具外形固定好,使其成为一个套装的补配件电铸模具。

(2)电铸模具的表面预处理
①石膏模托的防水处理。电铸时模具是浸泡在含酸性的电铸液中进行电铸制作的,所以电铸前要用稀虫胶漆汁或稀硝基清漆来涂浸石膏外壳,使其具有防水性。
②硅橡胶模具的导电处理。电铸法制作是通过电沉积来制取补配件的,因此要求模具必须具有导电性,因此要对其进行表面导电化处理。处理办法是在硅橡胶模具的表面涂覆上以银粉作为导电主体材料的物质。涂覆办法有三种,一是用毛笔或毛刷粘银粉在硅橡胶模具上直接薄薄地涂覆一遍;二是用毛笔蘸无色透明非水溶的胶粘剂如光油、清漆等先把硅橡胶模具上的纹饰涂覆一遍,然后待其将干未干时再用毛笔或毛刷粘银粉在上面薄薄地涂覆一遍;三是把银粉与其它的物质调配成导电涂料、导电漆和导电胶等直接进行涂覆。无论那一种涂覆方法,涂覆层都要与导电线相连接,才能导电。表一是以环氧树脂作粘料的一种导电涂料的配方及其使用条件。

注∶配制时粘料要选用无色透明不溶于水的材料,而且银粉在配方中所占的比例要多。
(3)配制电铸液
虽然电铸的原理与电镀相同,但由于电铸实际上是电镀工艺的一种特殊应用,是属于功能性电镀之一,所以两者又有所不同,电镀的金属沉积层一般较薄,而电铸的金属沉积层一般较厚。要获得较厚的金属电沉积层就必须要选配好电铸溶液。适合用于电铸的溶液通常必须具备三个方面的条件∶一是沉积速度要快;二是能得到厚度均匀的电铸层;三是电铸溶液应有较高的稳定性,而且容易控制。根据这三个条件,适合于铜补配件基体制作的电铸溶液主要有硫酸盐型、硼氟酸盐型和焦磷酸盐型等。而制作错银纹饰的电铸溶液由于是采用电铸法来进行镶嵌,所以电沉积层不需要太厚,通常只用一般的银电镀液就可以进行电铸。主要的镀银电铸溶液有硫代硫盐酸根型、磺基水杨酸型、N-S型和烟酸型等镀液。表二是几种主要的铜电铸溶液的成分及其工作条件,表三是几种主要的无氰镀银电铸溶液的成分及其工作条件。


表二 几种主要的铜电铸溶液成分及工作条件[26]

表三 几种主要的无氰镀银电铸溶液成分及其工作条件[27]
2、电铸镶嵌过程
镶嵌的银错纹饰如果是预先通过铸造或打制剪裁的办法制取好的,就把它放置在硅橡胶模具上应镶嵌的部位,然后将硅橡胶模具上其余的部位涂覆上一层薄薄的铜粉或以铜为导电主料的涂料等,涂覆完成后就可以进行电铸,在电铸过程中,由于电沉积的作用,游离到模具上的铜离子就渐渐地把预先放置在硅橡胶模具上的银错纹饰镶嵌在其中,完成错银补配件的电铸制作。
镶嵌的银错纹饰如果是需要通过电铸的办法制取的,那么,电铸镶嵌制作的过程就需要分两步进行。首先是电铸制作镶嵌所需的银错纹饰,制作方法是根据需镶嵌纹饰的粗幼选用毛笔或毛刷将硅橡胶模具上准备电铸制作错银纹饰的图案涂覆上一层薄薄的银粉或以银为导电主料的涂料等,然后放置在镀液中进行电铸,当电铸到所需的厚度时,取出电铸好的银制纹饰,把纹饰边缘修锉整齐,然后放回到硅橡胶模具中准备电铸制作错银纹饰的部位,进行补配件基体的电铸制作,电铸镶嵌过程如前述相同。
由于电铸镶嵌过程中需涂覆导电的银粉及其制品,所以,电铸镶嵌法通常只适宜较大银错纹饰补配件的制作,不适合纤细线条型错银纹饰的制作。同时,由于电铸制作法所需的设备和工作条件要求都较为简单,所以,它完全适合于在实验室条件下错银铜器补配件的制作。数年前我们在欧洲考察时就曾见到德国美茵兹市罗马日耳曼中央博物馆文物修复中心的工作人员在修复“鎏金鸟首纹银壶”补配件时就是利用电铸法来进行制作的,他们先电铸出一层薄薄的金饰纹饰图案,然后再在金饰图案的四周及其背面电铸上一层银补配件基体,把金饰图案镶嵌进其中。由此证明,用电铸的方法来镶嵌制作错银铜器补配件,无疑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二) 填补地子法  
“填补地子法”实际上是一种代替银材的方法,它是把需制作的错银纹饰通过錾刻或蚀刻制成凸出的线条,然后再用漆泥把凹下的部位填平制作成地子,其工艺制作过程如下∶
1、雕刻需错制的纹饰
把制好外形的补配件基体修整,并绘制好需错制的纹饰后,采用錾刻或是蚀刻的办法把需制作的银错纹饰以外的其它部分刻低,让这些纹饰凸现出来。錾刻或蚀刻各有优缺点,錾刻制出来的纹饰其字口较为整齐,但费工费时;与之相比,蚀刻出来的纹饰其字口则没有那么整齐,但制作时间较快。因此,通常采用蚀刻为主,錾刻为辅的方法进行刻制。先用保护漆把需错制纹饰线条在补配件基体上描绘好,然后用“三氯化铁”溶液进行地子部位的“蚀刻”,再用錾子把经蚀刻凸现出来的纹饰线条錾刻修好。
2、烙镀锡材
银错纹饰或铭文线条制作完成后,补配件基体如果是采用红铜或铜合金制作而成的,就要把刻制后凸现出来的银错纹饰或铭文线条用烙铁“镀”(焊)上一层厚度不低于0.2厘米的白锡层,使其与白银的色泽相似。焊镀过程中要注意焊接牢固、结实,同时也要注意不能让焊锡流淌到纹饰线条外凹下去的部位,如出现这种情况时,应用刻刀清除干净。焊镀好后再用锉刀、砂纸等工具将锡层表面锉磨修整光滑,完成错银纹饰的制作。
3、填补地子
根据原器物残缺部位周边的氧化层膜(俗称为“地子”)的色泽用非水溶性的胶粘剂与各种矿物颜料调配成胶泥,把凹下去的地方填至与凸出的纹饰线条持平,充当补配件的“地子”。调制用的各种矿物颜料要经过研磨精细,调胶量不宜过多,否则不利于下一步的错磨工作。
4、错磨
待填补作为“地子”的漆泥干透后就可以进行错磨,办法是用椴木炭或金相砂纸沾着水缓慢而有规律地把漆泥研磨平整后再继续连同烙镀上的白锡纹饰一起进行研磨,并经常观察其与周边接口的平整情况,制作的错银纹饰如与填补的漆泥“地子”结合自然的话,就完成了错银补配件的制作。
我们曾采用这一方法完成了对广东肇庆北岭松山战国墓出土错银铜罍的修补复原工作。实践证明,“填补地子法”是十分适合于用来制作氧化极为严重的出土错银铜器补配件。
(三)电镀法
电镀制作法所需的设备和工作条件与电铸制作法原理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镶嵌工艺方法。电铸制作法是在制作好错银纹饰的基础上再进行电铸制作补配件的基体,在制作补配件基体的过程中完成错银纹饰的镶嵌制作。而电镀制作法则是在制作好补配件基体的基础上再通过电镀的方法制作出镶嵌错银纹饰的效果。
电镀制作法的工艺过程是:首先用铅笔在制作好的补配件基体上描给出拟准备制作的错银纹饰或铭文,然后把不需镀上银材的部位全部涂上磁漆,阻止电镀过程中银离子在这些部位表面的沉积。涂层干透后就可以放到镀银溶液(见表三)中进行电镀,把没有涂磁漆的部位镀上一层薄的钝银,然后取出用砂纸沾水把表面打磨光滑平整,再涂上罩光保护膜,没有电镀纯银的部位用色漆或色泥等做上氧化锈层,完成错银纹饰制作。
最近,笔者在某收藏家手中见到有一件战国“金错铜豆”,该豆通体遍布绿色的铜锈,铜锈之间隐隐约约地显露出错金几何纹饰图案。经观察分析,其遍布器身的错金纹饰正是采用了电镀的方法制作而成的,没有错金部位上的绿色铜锈是用颜料调胶粘剂做上的假锈,因此而判断该“金错铜豆”整器是仿制的赝品。但全器制作相当精工,错金纹饰也精美,非内行人一般是较难分别出其真伪。由此可见,采用“电镀法”来制作错银铜器补配件也是十分可行的一种方法。
(四)焊锡法
焊锡法也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先通过铸造、打制或电铸的方法把错银铜器补配件基体制作好,然后通过錾刻或蚀刻的方法把镶嵌银错纹饰用的凹槽制作好,并打磨光亮,用焊锡将其填满,然后用锉刀、砂纸等把焊锡打磨至与补配件基体持平后,再用锻木炭研磨光滑,最后根据原器物氧化层膜的色泽做上锈色,完成银错铜器补配件的制作。笔者在修复广东肇庆北岭松山战国墓出土错银铜罍期间,曾试验采用这一方法来制作错银铜器补配件,结果也收到较好的制作效果。焊锡法非常适合于用来制作铜质保存较好的错银铜器补配件的制作。
(五)粘贴法
“粘贴法”实际上是“填补地子法”的另外一种方法,它们都是采用填补地子的方法来制作错银纹饰,不同的是“填补地子法”的错银纹饰是在补配件基体上直接錾刻或蚀刻出来的,而“粘贴法”的错银纹饰是将银丝制成纹饰后直接粘贴在补配件基体的表面,再用漆泥将其填平,打磨光亮。近日,一位收藏家送来一件战国错金银盖铜鼎赝品,其鼎身通体镶嵌的错金银纹饰正是采用了粘贴的办法,先在用锡铸的器身上涂扫一层漆,然后把金丝或银丝弯制成纹饰,将其直接粘贴在器身上,表面再用仿旧色漆填平,干后打磨使金银丝露出来,再经做旧后即成镶嵌好的仿古铜器。由此看来,用其来制作错银铜器补配件也是一种方便而简单的方法。
三、错银铜器补配件制作实例
错银铜罍是广东肇庆北岭松山战国墓出土的一件镶嵌有飞鸟和云气等精美错银纹饰图案的珍贵文物,可惜出土时,罍的上腹部靠肩部处已残破有一个长约14厘米,最宽处约6厘米的破洞,破洞碎片已完全氧化,洞口边沿内凹变形,罍腹铺首上的双耳环均己压断,罍盖己完全腐蚀氧化,仅在填土中留下有约三分之一的罍盖器形形状及罍盖上原有错银纹饰氧化后留在泥土中的灰黑色线条痕迹。在修补复原该错银铜罍时,我们根据残缺部位的实际情况分别采用了铸制或打制补配件的办法,在错银纹饰的制作上则采用了蚀刻法和烙镀法。其制作过程如下∶
1、补配件的制作
(1)罍盖补配件的制作。罍盖因有一定的造型,所以决定采用铸造的办法来进行制作。在铸造材质的选用上,因受当时设备条件的限制,同时又考虑到下一道错银纹饰制作工序的需要,决定选用纯锡来铸制。纯锡铸制,其优点是熔点低,工艺简单,容易操作。铸造要先制作模具,罍盖出土时已完全腐蚀氧化,只是在填土中遗留下约三分之一的罍盖器形印痕,利用这些器形印痕,用石膏浆灌制出形状、厚薄和大小相同的石膏模数块,把它们拼接成一个复原后的完整石膏罍盖模型后,放置在铜罍上试验符合要求后再用石膏把它翻制成铸模。纯锡的熔铸温度不高,铸模可以用石膏制作,做上铸口和冒口,待其完全干透后即可铸制出以纯锡为材质的金属错银铜罍罍盖复原补配件来。
(2)罍腹上的破洞及罍盖顶钮环补配件的制作。铜罍罍腹破洞及盖顶钮环补配件的制作是直接使用了厚度、粗细与错银铜罍相同的红铜片或红铜棍经打制而成,方法是:①罍腹破洞的补配件是先把稍厚的纸片垫托在破洞处,然后用铅笔把破洞的大小、形状描画在纸上,再剪下纸样粘贴在红铜片上,用铁剪或钢锯把与破洞残破形状相同的红铜片裁剪下来并用钢锉修锉好;钮环的补配件是依照要补配钮环的尺寸,把红铜棍裁好。②将补配用的红铜片和红铜棍放在炉火中烧红后取出让其自然冷却(不要放在水中冷却),红铜经火烧后其内部金相晶格结构由排列整齐改变为不规则形而变软,就可以用打形锤根据铜罍残破口所需的形状在锡制的打形砧上进行打制,打到补配件与破洞边沿自然吻合时为止;盖钮上的铜环打制方法也相同。③用砂纸把打制好器形的补配件打磨光滑。
2、错银纹饰制作
罍盖补配件及罍腹破洞补配件以及盖钮上铜环补配件的错银纹饰制作是采用蚀刻法进行雕刻的。其工艺过程是:①复原残缺部位的错银纹饰。罍盖上的错银纹饰在制作罍盖复原石膏模型前就利用其氧化后留在填土中的三分之一灰黑色线条痕迹来复原整个器盖的错银纹饰[28];罍腹破洞上的错银纹饰是参照其周边的错银纹饰进行复原;盖钮环上的错银纹饰是参照器腹钮环上的错银纹饰进行复原。②用特种铅笔或油性彩笔把这些复原后的错银纹饰分别描绘在已制好的补配件铜坯上。③用起保护作用的磁漆油在底稿上把错银纹饰描画好,并将其它应保留的部位也涂上漆油进行保护。④待漆油干透后放进盛有三氯化铁溶液的烧杯中进行蚀刻。购回的三氯化铁是黄褐色的结晶体,必须要用水来溶解稀释,其与水的比例为1∶3,在蚀刻过程中要经常观察补配件的腐蚀情况,随时对掉漆油的部位进行补油,避免因掉漆油而蚀坏了不该腐蚀的部位。在蚀刻过程中为加快腐刻的速度,可使用玻璃棒(不能使用金属棒)不断地晃动溶液,并适当用酒精灯来对三氯化铁溶液进行加热(控制在60℃~80℃之间),加快电子的转移速度。④蚀刻的纹饰达到一定的深度后要立即取出并用清水渗泡冲洗干净,然后把表面的磁漆油清除掉,让精美的错银纹饰凸现出来。
补配件经打磨后,用纯锡铸制而成的罍盖补配件上的错银花纹纹饰所呈现出的色泽与真银的银白色接近,而用红铜打制成的器腹破洞补配件及罍盖顶钮铜环补配件上的错银纹饰则呈现出与真银色泽相差甚远的紫红铜色,因此,必须要进行银化处理。银化处理主要有三种方法:电镀法、上色法和烙镀法,电镀法要使用专业的电镀设备和材料,如电镀槽、直流电源、银电镀液等,在当时的环境下难以实施,所以我们没有选用。上银色漆油的方法又因色感和质感与白银相差甚远,我们也没有选用,最后确定选用了烙镀法,烙镀法是用烙铁在红铜纹饰上焊上一层白锡来改变红铜颜色的一种做法,其优点是工艺简单,易于操作,成本低,效果好。其制作方法是用250w以上的电烙铁将纯锡熔化后,借助助焊剂(松香等)在红铜纹饰的表面牢牢地焊上一层白锡,使原来是紫红铜色的补配件纹饰变为银白色。
3、填补地子
由于蚀刻出来的纹饰都是凸现在补配件上的,并不符合铜罍器身上错银纹饰与器物表面平齐的特点,因此还需要进行填补处理。方法是:根据错银铜罍器身青铜腐蚀氧化后的颜色组成选取各种矿物颜料混合并研磨精细后,再添加进适量的虫胶漆汁和高浓度(99.5%)的无水乙醇,把混合后的矿物质颜料粉调拌成漆泥,然后将补配件表面凹下去的地方填补至与凸起的错银纹饰持平,待漆泥干透后,再用木质纹理细密的椴木炭沾水来有规律地进行研磨,把漆泥和凸起的错银纹饰研磨到平整光滑为止。经研磨光滑后的漆泥充当了错银铜罍器身上己氧化成“地子”的铜质部分。“地子”的光亮度如不足时,可用特制的玛瑙压子进行擦压,使其与原物“地子”的亮度一致,完成错银铜罍残缺错银纹饰补配件的制作(图三)。
该错银铜罍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初采用“填补地子法”修复以来,所修复补配的部位并没有出现新的损毁情况,一直都作为重点文物放置在展场中陈列展出,由于残缺部位修补复原得好,因此,曾多次被国内的研究人员误以为出土时就是完整的器物而选取录入有关的研究刊物,并于一九九三年间被国家文物局组织的青铜文物鉴定小组确认为国家一级文物。由此可见,在错银铜器补配件的制作工艺上采用锡材通过“蚀刻”和“填补地子”这两种方法来代替传统工艺的制作方法是一种十分方便,简易可行,易于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的制作方法。

注释
[1]见王海文撰写的《青铜镶嵌工艺概述》,《故宫博物院院刊》1983年第1期第65页~68页,文物出版社出版,1983年2月;
[2]见候马市考古发掘委员会撰写的《候马牛村古城南东周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62年第2期第58页~第59页,考古杂志社出版,1962年2月;
[3]见黄盛璋撰写的《论中国早期(铜铁以外)的金属工艺》附表二,《考古学报》1996年第2期第157页,考古出版社出版;
[4]见由叶万松执笔的《洛阳中州路战国车马坑》,《考古》1974年第3期第171页~178页,考古杂志社出版;
[5]见苏荣誉、华觉明等人撰写的《中国上古金属技术》第五章第四节第333页,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1995年1月;
[6]见由吴山主编的《中国工艺美术大辞典》第270页~第271页之《金错工序》和《金银错》,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1988年6月;
[7]见赵振茂著的《青铜器的修复技术》第51页~第53页,紫禁城出版社出版,1988年6月;
[8]见史树青撰写的《我国古代的金错工艺》,《文物》1973年第6期第66页~第72页,文物出版社出版出版;
[9]见[1]文第68页;
[10]见高崇文撰写的《错铜鸟兽纹壶》,《保利藏金—保利艺术博物馆精品选》第181页,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1999年9月;
[11]见河南省文物管理局编的《河南文物精华·藏品卷》之“嵌红铜龙纹方豆”、“镶红铜龙纹罍”、“镶红铜链壶”,文心出版社出版,1999年;
[12]见[5]书第337页;
[13]见李学勤撰写《一组珍奇的鎏金错银青铜器》,《文博》1990年第3期第13页,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见李学勤、艾兰编著的《欧洲所藏中国青铜器遗珠》之图版182说明,文物出版社出版,1995年12月;
[14] 、[15]、[16]、[17]见中国青铜器全集编辑委员会编的《中国青铜器全集·12》之图版四三、图版七三、图版一二九、图版一六六,文物出版社出版,1992年3月;
[18]、[19]见李学勤、艾兰编著的《欧洲所藏中国青铜器遗珠》之图版207—A—B—C—D—E和图版149—A—B文物出版社出版,1995年12月;
[20]见中国青铜器全集编辑委员会编的《中国青铜器全集·7》之图版一四四,文物出版社出版,1996年6月;
[21] 见1978年河南固始县候古堆出土的春秋“小口三足带盖壶”,器上有用细线勾勒的独角兽纹和几何形纹图案。见河南省文物管理局编的《河南文物精华·藏品卷》第57页,文心出版社出版,1999年;
[22]英国伦敦埃斯肯纳齐古董行收藏有一件战国早期的“错金鸟足钅和”青铜器,器上有用纤细的金丝镶嵌而成的几何方格纹、云纹、垂叶纹等,见李学勤、艾兰编著的《欧洲所藏中国青铜器遗珠》之彩版11,文物出版社出版,1995年12月;
[23]见[7]书第51页~53页;
[24]见华觉明等撰写的《曾候乙青铜器红铜纹饰铸镶法的研究》,《中国冶铸史论集》第144页~148页,文物出版社,1986年8月;
[25] 该图表摘录自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电镀工艺手册》第512页表36—4,1993年6月第4次印刷;
[26] 该图表摘录自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高级电镀工工艺学》第249页,1995年7月第8次印刷;
[27] 该图表摘录自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电镀工艺手册》第252页表18—3,1993年6月第4次印刷;
[28]见莫鹏撰写的《肇庆北岭松北战国墓错银铜罍的修复》,《广东省博物馆开馆四十周年纪念文集》第316页,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2000年6月;

注:原文发表于广东省博物馆学会编的《文物保护与利用》第356页至369页,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2002年10月
要是来新西兰达尼丁旅游,可以来达尼丁市中心市政咖啡厅找我哦

238

主题

7380

帖子

3797

奖励积分

认证会员

Rank: 10

积分
102467
发表于 2009-8-31 19:10 | 显示全部楼层
[color=Red][b]野渡无人舟自横[color=DarkGreen][/color][/b]
[b]7号店,请自选。[color=Purple][/color][/b][/color]
我的淘宝店:https://shop58871854.taobao.com/ind

1

主题

1745

帖子

2万

奖励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45132
注册时间
2011-11-13
性别
保密
发表于 2011-12-18 00: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专业

0

主题

233

帖子

1847

奖励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Rank: 5Rank: 5

积分
3798
注册时间
2012-2-27
性别
保密
发表于 2012-3-4 23:1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哦,呵呵,O(∩_∩)O谢谢

8

主题

179

帖子

2万

奖励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8265
注册时间
2012-6-20
性别
保密
发表于 2012-9-18 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么多!:)

11

主题

2304

帖子

1万

奖励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41322
注册时间
2010-10-16
性别
保密
发表于 2013-2-19 20:4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天雨

0

主题

77

帖子

410

奖励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1734
注册时间
2013-6-17
性别
保密
发表于 2013-6-17 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还在学习中。。。。支持一下

25

主题

141

帖子

3140

奖励积分

铜牌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积分
6230
注册时间
2012-12-28
性别
发表于 2013-10-2 12:17 | 显示全部楼层
资料不错,太深奥了收藏了慢慢领会,谢谢雨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三多九如收藏网 ( 浙ICP备07032836号 )

GMT+8, 2025-1-17 00:32 , Processed in 0.106460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