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0509 发表于 2012-7-20 22:18

请小陈老师解析一下,为什么一模一样的图案,但是每一笔看起来都不一样,不是剔出来用模压的会有这个效果吗?改天我拍照,我也学习一下

free 发表于 2012-7-20 22:22

http://www.3d9r.com/thread-107491-1-1.html


















高手的作品,别说铜工和银工有多大的区别,给他块银子,就是银工了。。。


铜比银难雕刻。

SUNNY三年 发表于 2012-7-20 22:25

老范 发表于 2012-7-20 22:1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呵呵,三尖形組成的六瓣花,当然是最后用錾头敲打上去的,与鱼子紋是一樣的意思,但是開窗里鱼子紋的水平位置 ...

鋼模不能先預留高低?范兄工作室是現成,試下刀剔易或是打擊方式快.
另圖中看不出是含銅高或低的那种.

你好0509 发表于 2012-7-20 22:27

新工都可以做出的东西,老工更能做出,看到这件新作,我想起朋友有件清早期的福建手镯,那件图片更能体现出来剔的效果,改天问他要照片

SUNNY三年 发表于 2012-7-20 22:52

红心-中国 发表于 2012-7-20 21:5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那应该怎么解释这个宋簪上的工艺,以及这枚清代的戒指呢,它们分别属于什么工艺呢?注:宋簪为实心。

1-宋簪接觸的不多,過手10支上下,且全是空心.且心中放d全是清/民:lol

2-先模后圓弧刀挖起,多稱剷花戒,似乎多見於豫.

SUNNY三年 发表于 2012-7-20 23:04

锦桐 发表于 2012-7-20 22:0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假设真的去剔——用像铲子一样锋利的弧型錾子,把多余的部分剔掉,挖出个坑来,以突出主体纹饰。只有 ...

只是急於把得到的新觀念和大家分享,當時被陳小哥一說后,心中也是很失落......那路的dd手中仍有3對,1樓的鐲在常州聚會中有三多好友出了大大d天价,實是捨不得,也是沒給他.我也很希望那是所謂的剔底,更能提高身价......

SUNNY三年 发表于 2012-7-20 23:12

你好0509 发表于 2012-7-20 22:1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请小陈老师解析一下,为什么一模一样的图案,但是每一笔看起来都不一样,不是剔出来用模压的会有这个效果吗 ...

鐲图案完全一模一样,但是图案的每一笔都是不一样的-此种鐲我手中,還有几對. 相机也外借,周日可回來,再找出重拍.

红心-中国 发表于 2012-7-20 23:19

就像最早的时候,珍珠地或者叫鱼子地也有用金珠(炸珠)或者银珠(炸珠)来体现的,后来觉得这样太昂贵,后面有了更经济的表现方法,才慢慢不用这个手段了。所以不是说没有那种不惜工本制作东西的可能,用剔地手段达到剔地的效果,或者以后出现更经济的方法来表现剔地效果都是有可能的。怎么就是有和无的绝对论断。

小陈 发表于 2012-7-20 23:23

真不愿意看到,有因为我这一观点,劳大家费神便使劲找例证。如果这样会失去我的本意。
我现在声明我错了,有剔底工艺存在,只是我眼浊,思维也混乱。如果大家都发现了剔底的存在,那一定是我错了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我一己之见,大家大可不必在意。

请大家转移方向,去识别那些被认为是剔底而非剔底的,去还原真实。看看有多少东西并不是剔底。从这点出发我还可出绵薄之力。

小陈 发表于 2012-7-20 23:27

未来几天我会举例说明,欢迎就例子拍砖。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查看完整版本: ★ ★剔底=銀飾上沒有此工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