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多九如收藏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LYP

器说2012 永不消失的光泽

  [复制链接]

159

主题

6027

帖子

4万

奖励积分

贵宾

Rank: 10

积分
137842

三多讨论版版主贵宾

注册时间
2010-5-8
性别
 楼主| 发表于 2013-1-4 16: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YP 于 2013-1-5 08:46 编辑

      自1683 年始,清康熙皇帝先后开放了粤、闽、江、浙四大港口。至1686年,在珠江两旁,聚集了大批来自广东、福建、安徽等地商人,由于他们精于用经济手段与外国商人打交道,于是,广东官府就确定了十几家有实力的商号代表官府跟外商进行交易,而且代表粤海关徵收关税。这样便产生了广州十三行,并且确立了这种商贸垄断组织的地位。
    十三行慢慢登上历史舞台,这类商行又称洋行,数目变动不定,最多时候多达廿六家,最少时仅四家。
    1757年,中国开关已过七十年。由于广州拥有成熟的贸易制度和经商人才及其它原因, 乾隆皇帝发出旨谕,决定所有外来船只准在广东停泊并进行贸易,沿海其他港口一律关闭。于是,东西方所有商贸及有关的政治、文化其它交流,仅可在广州一口岸进行。
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中捕捉耀眼的闪光

159

主题

6027

帖子

4万

奖励积分

贵宾

Rank: 10

积分
137842

三多讨论版版主贵宾

注册时间
2010-5-8
性别
 楼主| 发表于 2013-1-4 16:45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目前收藏界十分了解清代出口的广彩。清王朝经过同外部侵略势力及内部分裂割据势力的一系列重大斗争,建立起一个空前统一和巩固的多民族国家,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社会经济很快得到恢复和发展,进入了一个繁荣昌盛时期。
  中国的陶瓷生产,也在这个时期达到了历史上的最高峰。从十七世纪下半叶开始至十八世纪的清代前期,中国瓷器在世界各地,特别是在欧洲,不仅作为日用品受到广大顾客的喜爱,而且在贵族上层间,优质的中国瓷器已经作为夸耀财富的手段。   
   有记载说:“广彩始于乾隆。”冯先铬等编著的《中国陶瓷史》引自外文的资料更明确的说:美国旅行者于1769年(即乾隆34年)为参观广州珠江南岸的广彩加工场,约二百人正忙着描绘瓷器的情形。说明广彩瓷器的生产此时已相当繁盛。《中国的瓷器》谈及早在十七世纪后期的康熙年间,法国人就到广东订做瓷器,这是有关广彩生产年代最早的记载。
a71ea8d3fd1f41340b73280d251f95cad1c85e78 (1).jpg
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中捕捉耀眼的闪光

1220

主题

1万

帖子

12万

奖励积分

店铺正在装修中

Rank: 10

积分
433009
注册时间
2011-8-11
性别
发表于 2013-1-4 22:5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刘老师分享 {:soso_e179:} !

点评

LYP
新年好!也感谢飞天一直以来的指导与支持,更欣赏飞天对ces的独到研究精神与贡献。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5 08:50
飞天 ~ 无尽意轩 。。33 号店
微信号     feitianmm
支付宝     jeanneleung

24

主题

3771

帖子

2万

奖励积分

专家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积分
78499

三多杰出贡献者三多九如专家

注册时间
2010-11-10
性别
保密
发表于 2013-1-4 23:31 | 显示全部楼层

收外销瓷的就象收外销银的,在收藏界地位比较低,总让他们收传统器的瞧不起。
我是在家里家外让人鄙视惯了,所以我内心比较强大,照收不误。:)

点评

LYP
土弟新年好! 其实收藏至今,广彩已身价涨了约十倍,且仍呈升势。ces也如此,十几年前我买的那只贴花银碗,每克仅几元;那个六方24人物盒,在中国嘉德仅用150元拍下。而如今的ces,每克要几十元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5 09:28
老土, 严世农

159

主题

6027

帖子

4万

奖励积分

贵宾

Rank: 10

积分
137842

三多讨论版版主贵宾

注册时间
2010-5-8
性别
 楼主| 发表于 2013-1-5 08:50 | 显示全部楼层
apsaras 发表于 2013-1-4 22:58
谢谢刘老师分享  !

   新年好!也感谢飞天一直以来的指导与支持,更欣赏飞天对ces的独到研究精神与贡献。
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中捕捉耀眼的闪光

159

主题

6027

帖子

4万

奖励积分

贵宾

Rank: 10

积分
137842

三多讨论版版主贵宾

注册时间
2010-5-8
性别
 楼主| 发表于 2013-1-5 09: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YP 于 2013-1-5 18:34 编辑
严世农 发表于 2013-1-4 23:31
收外销瓷的就象收外销银的,在收藏界地位比较低,总让他们收传统器的瞧不起。
我是在家里家外让人鄙视惯 ...

     土弟新年好!
     其实收藏至今,广彩已身价涨了约十倍,且仍呈升势。ces也如此,十几年前我买的那只贴花银碗,每克仅几元;那个六方24人物盒,在中国嘉德仅用150元拍下。而如今的ces,每克要几十元了。
    土弟怎是被人鄙视之人呢?君不见土家男女弟子成群,粉丝成包;弟每每出场,前呼后拥,山呼万岁,一片欢腾。。。。。。至于在家是否受俺弟妹鄙视不得而知,这咱也不必太在意,玩的年头久了,面皮肯定已增厚,大可不必伤心。咱衣有人洗、饭有人做、后院不起火,前厅有老妻,身边有儿、媳,膝下尚无孙,图个玩的爽,即心满意足了哈!

点评

LYP
其实,任何事物都有个发展过程,就拿ces讲,当初广州十三行并无银器行,原因很多,但白银的货币功能可能限制了发展,并且清末国库银两奇缺,拿什么去做银器呢。 当时的十三行包括:牙商(经纪人)、盐商、铁商   发表于 2013-1-5 18:33
可能还是价格原因,以后被炒高了, 更高了,就没人歧视咱们了。  发表于 2013-1-5 09:41
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中捕捉耀眼的闪光

159

主题

6027

帖子

4万

奖励积分

贵宾

Rank: 10

积分
137842

三多讨论版版主贵宾

注册时间
2010-5-8
性别
 楼主| 发表于 2013-1-5 18: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YP 于 2013-1-5 18:38 编辑

   。
    其实,任何事物都有个发展过程,就拿ces讲,当初广州十三行并无银器行,原因很多,但白银的货币功能可能限制了发展,并且清末时国库银两奇缺,拿什么去做银器呢。
    当时的十三行包括:牙商(经纪人)、盐商、铁商、米商、糖商、丝绸商、陶瓷商、烟草商、典当商、布商、药商等,其中以牙商最为著名。但为
什么却很快形成了规模化、十分成熟的银器生产贸易行业呢?
   原来,当时尽管很多西方国家要对银器征收重税,但是很多情况下都能找到逃税的方法。当时,来自西方的船长和船员等,船主都会为他们配发一些货仓,以便返航时带回国一些货品。尤其美国和英国的货船,分配给每个船员的仓位可观。基于带回的这些货品不算为一般的货物,便可以顺利的逃避进口关税了。
    所以,船上人员一般会在离开本国之前,承揽一些在中国制造的物品的订单,其中也包括中国银匠制作的银器。由于此时广州拥有一批技艺高超的银匠,不但能制造出中国特色的银器,而且逐步制造出了具西方特色的银器,引得不少外国人在此定制银器,因而使得广州十三的银器制作业迅速地发展起来。
   于是,不少外国人让船员在回程时把银器带回国。虽然船员会加上自己的利润,但价格仍然比在美国,英国本土的银匠打造的便宜。于是这就产生了ces,并得到了很快发展。
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中捕捉耀眼的闪光

1220

主题

1万

帖子

12万

奖励积分

店铺正在装修中

Rank: 10

积分
433009
注册时间
2011-8-11
性别
发表于 2013-1-5 20:56 | 显示全部楼层
LYP 发表于 2013-1-5 08:50
新年好!也感谢飞天一直以来的指导与支持,更欣赏飞天对ces的独到研究精神与贡献。

谢谢刘老师夸奖。谈不上研究贡献。只是基于对CES一份莫名的着迷,跟坛里的老师们多学习。从刘老师的帖子也得到不少启发呢。:handshake

点评

LYP
ces的产生的另一方面原因,还可能在于中国银匠的劳动力价格较低,而制出的器物不但工艺十分精湛,又有着东方的特殊美感,引起了西方各界人士的重视与青睐。最开始,这一类银器多产于广州。但随着外来需求的不断增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6 17:16
飞天 ~ 无尽意轩 。。33 号店
微信号     feitianmm
支付宝     jeanneleung

159

主题

6027

帖子

4万

奖励积分

贵宾

Rank: 10

积分
137842

三多讨论版版主贵宾

注册时间
2010-5-8
性别
 楼主| 发表于 2013-1-6 17: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YP 于 2013-1-6 18:20 编辑
apsaras 发表于 2013-1-5 20:56
谢谢刘老师夸奖。谈不上研究贡献。只是基于对CES一份莫名的着迷,跟坛里的老师们多学习。从刘老师的帖子也 ...

   ces的产生的另一方面原因,还可能在于中国银匠的劳动力价格较低,而制出的器物不但工艺十分精湛,又有着东方的特殊美感,引起了西方各界人士的重视与青睐。最开始,这一类银器多产于广州。但随着外来需求的不断增加,在上海、南京、九江等地的银匠也加入了制作行列,如九江涂式等能工巧匠的作品就受到好评与欢迎。伴随其产生与发展,又先后成立了贸易公司,使得ces的生产与销售规模不断扩大、完善。
DPP_0204.jpg
DPP_0205.jpg
DPP_0205jbfd.jpg
DPP_0206.jpg
DPP_0207.jpg
DPP_0207jhg.jpg
DPP_0208.jpg
DPP_0209.jpg

点评

LYP
当时的ces在制作上采用了多种工艺,器物多数是银匠发挥个人的丰富的想象设计能力及自身高超技艺,很少添加其它材质如珠宝配件等用纯手工制成。 对照中国历史银器制作水平,我认为此批器物可以与唐代银器一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7 12:56
FT是菊花仙子变的。  发表于 2013-1-7 12:46
喜欢这样菊花的。欣赏!  发表于 2013-1-6 17:47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11 收起 理由
apsaras + 11 又见菊花~~~

查看全部评分

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中捕捉耀眼的闪光

159

主题

6027

帖子

4万

奖励积分

贵宾

Rank: 10

积分
137842

三多讨论版版主贵宾

注册时间
2010-5-8
性别
 楼主| 发表于 2013-1-7 12:56 | 显示全部楼层
LYP 发表于 2013-1-6 17:16
ces的产生的另一方面原因,还可能在于中国银匠的劳动力价格较低,而制出的器物不但工艺十分精湛,又有 ...

     当时的ces在制作上采用了多种工艺,器物多数是银匠发挥个人的丰富的想象设计能力及自身高超技艺,很少添加其它材质如珠宝配件等用纯手工制成。
     对照中国历史银器制作水平,我认为此批器物可以与唐代银器一比优劣。在制作工艺上,采用了捶揲、掐丝、剃镂、镂空、錾刻、铸造、贴焊、镶嵌、镀鎏、打底。。。。。。等十分繁杂的工艺。
    在器型上,分为实用品、礼品、艺术品或兼而有之的各种器物。制出了十分丰富多样的纪念杯、壶、碗、盘、盆、盒、炉、豆、塔、瓶、罐、勺、叉、夹。。。。。。。
    除无工器外,大部分器物上均有历史、人物、文字、诗词、吉语、典故、花草、动物等纹饰。在中国银匠的鬼斧神工的处理下,各种文饰生动活泼,表现了极高的艺术水准。

DPP_0211.jpg
DPP_0211jb.jpg
DPP_0212.jpg
DPP_0212jb.jpg
DPP_0213.jpg
DPP_0214.jpg
DPP_0214jb.jpg
DPP_0215.jpg
DPP_0216.jpg
DPP_0217.jpg

点评

LYP
大家一来起研究总结,为保护、宣传、光大这一宝贵民族文化遗产共同努力。  发表于 2013-1-7 21:59
LYP
才上了两只的细图。  发表于 2013-1-7 21:58
刘老师总结得极是,是CES的独特所在。  发表于 2013-1-7 19:51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30 收起 理由
nutshell + 30 总算看清这几个碗啦~

查看全部评分

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中捕捉耀眼的闪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三多九如收藏网 ( 浙ICP备07032836号 )

GMT+8, 2025-5-25 19:27 , Processed in 0.093765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