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
六张飞,七黄八夏九姜维 
转载于新浪历史文化论坛,提到了狐老所说众人。
马超是三国有数的勇将。潼关之役杀得曹操割须弃袍,丢盔卸甲。许褚裸衣战马超,挑灯战张飞是三国演义里哙炙人口的恶战。问题是正史里的记载有一些出入。三国志对马超夜战张飞没有记载。《三国志。马超传》记载马超投张鲁的经过“康故吏民杨阜、姜叙、梁宽、赵衢等,合谋击超。阜、叙起于卤城,超出攻之,不能下;宽、衢闭冀城门,超不得入。进退狼狈,乃奔汉中依张鲁。”对于马超投刘备《三国志。马超传》记载如下“鲁不足与计事,内怀于邑,闻先主围刘璋于成都,密书请降。”由此可见,马超在投奔刘备前没有与刘备正面冲突,马超没有机会与张飞激战。
许褚是否裸衣斗马超?还是来检查史料。《三国志。马超传》记载“曹公与遂、超单马会语,超负其多力,阴欲突前捉曹公,曹公左右将许褚瞋目盼之,超乃不敢动。”似乎马超想硬吃曹操,被许褚怒目而视镇住,不敢下手。所以,许褚裸衣战马超此时并没有发生。《三国志。许褚传》记载“太祖与遂、超等单马会语,左右皆不得从,唯将褚。超负其力,阴欲前突太祖,素闻褚勇,疑从骑是褚。乃问太祖曰:‘公有虎侯者安在?’太祖顾指褚,褚瞋目盼之。超不敢动,乃各罢。”两处记载类似。上述史料显示出许褚至少是在气势上对马超有优势。 没有演义里有裸衣战许褚的记载。唯一可能发生“许褚裸衣战马超”是在数日后的会战。《三国志。许褚传》记载“后数日会战,大破超等,褚身斩首级,迁武卫中郎将。”问题是光从上述文字记载很难得出该问题结论。是乎混战的概率更大一些。
马超在蜀国是否受到重用?从史料上看答案是肯定的,绝非郁郁不得志。 “以超为平西将军,督临沮,因为前都亭侯。先主为汉中王,拜超为左将军,假节。章武元年,迁骠骑将军,领凉州牧,进封犛乡侯。。。” 及“二年卒,时年四十七。。。追谥超曰威侯。”
仅从《三国志。马超传》无法很好的体现马超的勇猛。下述史料是对马超的评价。
《三国志。关张马黄赵传》,诸葛亮: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当与益德并驱争先。
《三国志。黄忠传》诸葛亮:“忠之名望,素非关、马之伦也,而今便令同列。”
《三国志。马超传》,刘备:“曹操父子,世载其罪,朕用惨怛,疢如疾首。海内怨愤,归正反本,暨于氐、羌率服,獯鬻慕义。以君信著北土,威武并昭,是以委任授君,抗飏虓虎,鉴董万里,求民之瘼。其明宣朝化,怀保远迩,肃慎赏罚,以笃汉祜,以对于天下。”
《三国志。先主传》,陈寿:“先主复领益州牧,诸葛亮为股肱,法正为谋主,关羽、张飞、马超为爪牙,许靖、麋竺、简雍为宾友。”
《三国志。关张马黄赵传》,陈寿:“马超阻戎负勇,以覆其族,惜哉!能因穷致泰,不犹愈乎!”
《三国志。杨阜传》,杨阜:“超有信、布之勇,甚得羌、胡心。若大军还,不严为其备,陇上诸郡非国家之有也。”
杨戏《季汉辅臣赞》:“骠骑奋起,连横合从,首事三秦,保据河、潼。宗计于朝,或异或同,敌以乘衅,家破军亡。乖道反德,讬凤攀龙。”
《三国志。杨阜传》杨阜:“超强而无义,多衅易图耳。”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潘勖:“马超、成宜,同恶相济,滨据河、潼,求逞所欲。”
《檄吴将校部曲文》,陈琳:“近者关中诸将,复相合聚,续为叛乱,阻二华,据河渭,驱率羌胡,齐锋东向,气高志远,似若无敌。”
上述有关马超的历史评价,较为又说服力。孔明评价为“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当与益德并驱争先。”应该是将马超勇比秦末汉初两猛将黥布及彭越,与张飞平起平坐。“忠之名望,素非关、马之伦也”表明黄忠声望不如关羽与马超。而陈寿的评价“诸葛亮为股肱,法正为谋主,关羽、张飞、马超为爪牙”也将关张马同列。所以,马超勇猛及地位应该在黄忠赵云之上。陈寿本人对马超的评价没有象关张那样突出。在蜀汉名将中地位仅次于关羽和张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