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0-7-4 19: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維 于 2010-7-4 19:08 编辑
古玩每個市場都有排他性你不管看到什麼價格,這些價格都不能做為標準,主要是每個市場面臨的問題及資金都不同,更因有太多的人為因素在裡面,很早以前參加過紐約拍賣,並參加過幾家頂級古董商的酒會,當時想法就是要見世面,不要當井底之蛙總認為自己藏的好,看國外到底賣些什麼,自己收藏的是不是夠等級,其實國外賣的結果也就是香港市場的精品(含頂級)與普品(或含一些仿品),紐約為什麼能夠賣那麼高價,為什麼香港古董商不都去搶,很簡單就是環境成本及排他性,一個大展你可能想擺出點氣勢時,首先也得花個80-100萬(當時港元),如果利潤20%,你至少要賣個500萬等級以上的東西,一般而言進入大展非常困難,進後還受裡面團體限制,你有太好東西老資格可能要先搶下沒得賺或跟本沒得展,這樣第一年第二年還有客源認識問題,頂級藏家或博物館可不是隨便跟不熟的古董商買,加上沒好過國外古董商的東西還沒得玩,並且還得玩上三年以上,台灣也有成功例子但失敗例子更不少,而成功的還是靠國外古董商支持下才有如此成果,那回過頭古董商出現世界舞台就跟生產一樣,你要代工還是品牌,品牌需能有足夠資本去支持,你想品牌就面臨失去主要代工機會,也就是大的Dealer,當然若真的東西夠好夠實力其實也沒必要去面對這世界舞台,看到底要的是名還是錢,香港事實也有某些項目行家進入這大舞台,但也是有一年沒一年參加,原因就是沒能夠賺錢的東西那又何必把錢打水漂,當看到新聞不展時都說些檯面話好像是有其他因素,原因很簡單,賠錢生意沒人做.
什麼是好東西,即使一流展出也可見三四流展品,但若仔細看,可看出到底那些世界舞台表現者的興與衰,古玩就是看實力爭名氣,而有了名氣利用名氣的高級古董商其實也不少,有時候僅看古藝術雜誌上的新聞很難知道真正問題,但若看展出的藏品,大概就知道為什麼那些人能夠在這一流舞臺生存,而有些卻是一年不如一年,好東西是什麼,青銅器就一定是好東西?對學者而言任何對的青銅器都是好東西,但對國際性古董商那眼中可不是一樣定義,有次有位朋友說這本書沒什麼好買,都是些爛東西,的確若以藝術或工藝或更難說明的皮殼,有些地方銅器雖數量大又有特色但也僅適合於學者研究,而不適合收藏,而海外而言,除考慮以上因素當然稀少性及展示性也很重要,若不是小東西而是談器皿方面,就如以前曾聽過一個古董商所說,10萬左右的普品青銅器看了都討厭,買也不是賣也不是,從某角度來看10萬對一般藏家也是大錢但選了青銅器這項目,就成了普品,這也難怪,青銅在國際舞台就是不要那些薄胎品或常見的普品,但同樣價格可能能在不同項目找到一流展示品,lally古董商有次就展出整批西漢俑,無彩的陶俑,利用人脈加上開門完整的動感藝術,也賣的滿堂紅點,若真要說好,坦白也還可以,不到精品的地步,但人脈加上藝術,也就是好東西,同樣的東西可能在香港或台灣就不是那個價了.
好東西也許見人見智,但如收藏到一段時間加上接觸的廣,也許有一天你會發覺若不談金錢,原來好東西並不是那麼遙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