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0-7-4 18: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維 于 2010-7-8 09:26 编辑
一直都沒用心記錄什麼時候買什麼東西花什麼錢,大概是近2000年左右,香港當時實在不景氣,而我依然照著每年例行慣例去尋找想要收藏的東西,金帶勾以前看過不少,但要不是整理過就是破爛,有些更是非常不開門,但有趣的是價格都要10幾萬港幣以上,而這樣價格沒辦法確定一定能保值,特別是工藝技巧有僅是一般鑄造手法或加小雕工,又不能保證沒辦法仿造,加上考慮展示性上沒能夠特別強烈吸引別人眼光,所以多次機會都放棄了,高古金銀器面臨最大問題是怎樣證實外,還有收藏品的藝術性,而六朝以前更有尺寸上的問題,如果僅是收金銀而收金銀,那還不如買塊金子就好.
當機會來臨時就看自己的緣份,東西選你而你是否選東西,香港大古董商給我看了兩件金帶勾,而開出價格跟以往不同,所謂便宜無好貨的定律似乎又在心理響起,以我對該古董商的看法,應該不會給我這個漏,所以馬上就問為何賣如此價格,古董商說他也想留,但要籌錢買更高檔百萬級的青銅鑲玉器皿,而金帶勾是寄賣的,對方急需錢,也就只好便宜賣了,沒考慮多久買下一件原鑲未整理的,而另外一件因沒特別工的沒買(回台後也買下),當然不外乎聊了一下市況,古董商言語中顯露出進退兩難的憂慮,也讓我体會出古董不是那麼容易做的,話雖說十年不開張開張吃十年,就怕連一年都難撐似乎是香港當時古董業的狀況.
出了該古董店逛了整條街,真的是一片冷清,似乎香港古董市場的寒冬快要來臨,於是跑到新認識的朋友的店中,由於他剛開店沒多久,手中現金仍很多,所以互相拿出剛收的戰利品欣賞,結果朋友馬上出多50%價格要跟我買,事後由他口中也確定香港那年是生意非常差.
買到好東西當然要給同好欣賞,剛好台北朋友介紹我認識另一藏友,也說剛買一對竹節金鐲要相互交流,碰面聊後發覺居然是購自同一家店中的貨,而這對金鐲很久前就因為認為年代輕放棄了,而該藏友也比我早一天看到金帶勾,但考慮價格與重量比,選擇金手鐲.
這故事告訴大家,古董這行非常不好做,你必須隨時有資金以應付後續的貨源,而有時必須捨一些才能有機會取一些,而面臨不景氣時期,手中誰現金多才有用,而貨到頭來只能便宜賣.
另外也是往往在最不景氣時才能收藏到物超所值,而機會只是一剎那,而選擇金帶勾與金手鐲只在收藏者一念之間,金手鐲的富貴跟勝比博物館的金帶勾,你要選擇那樣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