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舞九霄 发表于 2013-6-25 21:09


  宋时的文人不仅焚香,还收辑、研制香方,采置香药,配药合香。文人雅士之间也常以自制的香品及香药、香炉等作赠物。陆游有诗《烧香》,写自己用海南沉香、麝香、蜂蜜等合制薰香:“宝熏清夜起氤氲,寂寂中庭伴月痕。小斫海沉非弄水,旋开山麝取当门。蜜房割处春方半,花露收时日未暾。安得故人同晤语,一灯相对年云屯。”黄庭坚也常自制薰香,还曾以他人所赠“江南帐中香”为题作诗赠苏轼:“百炼香螺沈水,宝熏近出江南”。苏轼和之“四句烧香偈子,随香遍满东南;不是闻思所及,且令鼻观先参。”黄庭坚复答“一炷烟中得意,九衢尘里偷闲。”真是何其之雅!

凤舞九霄 发表于 2013-6-26 17:23

本帖最后由 凤舞九霄 于 2013-6-26 17:26 编辑


  也曾自己做了一款老山檀木的莲花印香。是以普洱茶和的粉,取其醇化之性。茶中稍加了一点蜂蜜,在合香时添加一些榆树粉。榆树粉不宜过多,会减弱原香粉的味。也不宜过少,少了会粘不成块。

凤舞九霄 发表于 2013-6-26 17:31


  宋时香炉造型极为丰富。有大量造型简约、形制较小的薫炉,同时也有很多薰炉继承了晋唐香具的特点,端庄厚重,带有基座或炉盖。或拟先秦青铜礼器,或拟日常器物,或拟动物植物,风格各异。一些官宦士大夫家比较流行的是鸭形和狮形的铜熏炉,称为“香鸭”和“金猊”。和凝作的《何满子》中便有“却爱熏香小鸭,羡他常在屏帷”。贺铸的《薄幸》词里也有“向睡鸭炉边,翔鸳进屏里,羞把香罗暗解”。此处的“香鸭”“睡鸭”都是用来熏香取暖的器具。曾有一尊仿乾隆年制的纯铜镀银鸭形熏香炉。鸭身可以打开,可在其腹中可熏香,亦可将香放入它底座的洞中熏焚。

凤舞九霄 发表于 2013-6-26 19:27

“本主题由 SUNNY三年 于 2013-6-26 18:27 设置高亮”
------------------------------------------------------------------------------
谢谢三年老师的支持!{:soso_e163:}{:soso_e163:}{:soso_e163:}

凤舞九霄 发表于 2013-6-26 20:19


  宋时文人焚香,风格各异。韩熙载喜对花焚香,且花不同,香亦有别:木樨宜龙脑,酴釄宜沈水,兰宜四绝,含笑宜麝,薝卜宜檀。徐铉则喜月下焚香。常于庭院中焚烧自制的“伴月香”。蔡京喜“无火之香”。常先在一侧房间焚香,得浓之后再卷起帘幕,便有香云飘涌而来。如此则烟火气淡,亦有气势。宋代的香文化是充满灵性的,繁盛而不浮华,考究而不雕琢。

百年经典 发表于 2013-6-27 11:15

龙凤呈祥。{:soso_e163:}

黄毛 发表于 2013-6-27 18:58

{:soso_e163:}

apsaras 发表于 2013-6-27 19:39

鳳兒又一精心傑作的好帖!{:soso_e163:}{:soso_e157:}

很佩服您的多才多藝 !{:soso_e179:}



凤舞九霄 发表于 2013-6-27 20:16

本帖最后由 凤舞九霄 于 2013-6-27 20:19 编辑

apsaras 发表于 2013-6-27 19:39 http://www.3d9r.com/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鳳兒又一精心傑作的好帖!

很佩服您的多才多藝 !

问好飞天!知道你喜欢菊花,这次弄到一把明冶时期的黑漆镶嵌螺钿、珊瑚的菊花卷草纹牛角梳。发给你看看:

凤舞九霄 发表于 2013-6-27 20:27



  宋人在用香上极讲究心性和意境。宋徽宗追求道家澹泊靜穆的境界,而香恰好与这种精神相契合。他的《听琴图》,绘的是一位身着素服的文士,端坐松下,轻抚琴弦,身傍香几上放置一个造型精致的鼎式香炉,一缕清烟袅袅上升,斜风轻拂,飘向操琴者的上方。远处微露山峰,意境清静淡远。山石用小斧劈皴,近水用飘逸的线条勾描,并以浓墨写竹。笔墨精湛,人物衣纹简劲。想来,这也是宋徽宗心境的写照。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查看完整版本: 暗香盈 (持续更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