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utshell 发表于 2013-1-23 19:25

小陈 发表于 2013-1-22 09:5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粤帮金银器行业是三个行帮,分别为洋装“立本堂”,唐装“兴和堂”,金业“三益堂”。三帮各自为政,井水 ...

对了,陈老所述三堂各玩儿各的应该是十三行以后,19世纪后半叶到20世纪前半叶的事情了吧?

nutshell 发表于 2013-1-23 19:25

严世农 发表于 2013-1-23 10:5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外销帮虽然在江湖上让人瞧不起,但老银帮也有和我们钩搭成x的时候,这套东西就是他们的罪证!

我 ...

:]2) 怪不得庆福星没了,原来都出口了,哈哈哈。

nutshell 发表于 2013-1-23 20:11

本帖最后由 nutshell 于 2013-1-23 20:13 编辑

apsaras 发表于 2013-1-23 09:1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曾经见过有“邵應堂 + C.J.Co.”   和   “邵應堂 + ZEEZUNG”。



是的,但我认为“邵應堂”本身是一个牌记/商店字号,而不是一个叫做邵应的堂。“堂”在此处不做厅堂、店堂、经营场所解,而是作坊名的一部分,类似于杨庆和、费文元、朱煜生之类的三字店名。这与胡庆余堂、童涵春堂中的堂字不同。

换句话说,一堂结尾只是一巧合,并非强调其有一堂。

{:soso_e147:}晕,像绕口令。

严世农 发表于 2013-1-23 22:29

nutshell 发表于 2013-1-23 20:1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是的,但我认为“邵應堂”本身是一个牌记/商店字号,而不是一个叫做邵应的堂。“堂”在此处不做厅堂、店堂 ...

果老说的有道理,“堂”前有三个字有可能是堂名款,有两个字,可能“堂”在名字之中,有四个字,那就有可能是日本人的。:)

白老图上的那个“周柄”听起来象人名,但有没有可能是以人名命名的银楼呢?这样就和陈老所说没有冲突了。象上海的那些老字号不都是听起来象人名的吗?

严世农 发表于 2013-1-23 22:51

apsaras 发表于 2013-1-23 11:1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看来“ZEEWO” 是经销商。“庆福星”是银楼。那么 “麟“ 是什么角色呢? 请教这三个款都是戳在圈足的吗 ...

没象飞老说的那末夸张吧?好多象他们说存世少的,后来证明都不少,可能是炒作的需要吧。加上果老之前看到的,短短几个月,这可能是第三套有“庆福星”的银器了。
我不收壶,太多了,收不过来,就拍了几张款图,留作纪念,看能不能让老银帮和外销帮“在一起”:lol

飞老把我的问题抢走了,制造商是“庆福星”银楼, 销售商是“时和”,那这个“麟”是他们中间的一个环节,还是和“zeewo”并列的一个机构?

还有,这套里的三件器型纹饰作工非常相似,象是一个师傅作出来的,加上“zeewo“和”sewo“之间可能代表的时间和地域的差异, 可不可以佐证陈老说到的银匠的流动性,即这个银匠由“庆福星” 来到了“秩昌”,第一件象是在第二三件之后加作的。

锦桐 发表于 2013-1-24 00:47

本帖最后由 锦桐 于 2013-1-24 00:48 编辑

         传统中银有款的历史相比它整个制作发展过程,是非常短的。我见到有店名(有或没有成色)款的银饰,往往把它断到清后期,在这个基础上再稍作调整。款上有人名,我没有见过。好像在考古出土的某件宋钗脚上,有"陈三郎"之类的铭文,但不知道是表示所有权还是制造者。倾向于是前者。(书不不在身边,记忆模糊。)

         单一的某个字,如严老这件"麟",还有很多同一时期银饰上除了地名店名分店名纪年成色外,也有类似单字,如"泉""凤""辛"等(藏品也都不在手上,哪位有欢迎上图),我一直认为那是文字编码。清宫造办处是用千字文(去掉其中含义不吉祥的字,如洪荒等等)对产品编码的,在此之前,千字文用来对事物编码的历史已经很久。推测民间制作因为品类不多,用不着千字文,自己编几句吉祥话就很好用了,比如元亨利贞之类的。后来出口银的NO.23也许类似。

         我还有一个品质很好的包金双尖簪子,背面就一个工工整整的满格"太"字,要说那是人名店名还真不容易想象。
         但是白老的"周炳",我看了很吃惊。这当然更像是人名。是不是周炳记的简写,靠大家考证了。

         话说回来,制造者人名出现在中国人做出来的银器上,如果不是没有,也是很罕见的。要说春秋的时候,秦国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就已经要求在兵器制造上必须有工匠名字,"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功有不当,必行其罪",所以秦的箭和弩机等等,质量很好,最后完胜六国。秦以后为什么不打工匠款呢?难道是法家已去?金银行业不打工匠款,难道是为了避免法律责任吗?
非常期待小陈兄的新书,我知道小陈兄征款已经太晚,很遗憾没能略效绵力,但希望将来还有机会助益。

严世农 发表于 2013-1-24 02:19

锦桐 发表于 2013-1-24 00:4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传统中银有款的历史相比它整个制作发展过程,是非常短的。我见到有店名(有或没有成色)款的银饰, ...

谢童姥引入了“文字编码”的新概念,这又需要我把自己关小黑屋反复琢磨一番,这还是第一次听人提及。

no. 23 最象编码了,但只有23,不见22或24,可能也不象编码那末简单,我现在脑子都乱了,觉得马上就要走火入魔了,可能需要戒网三天。

白如雪 发表于 2013-1-24 11:25

:D:D:D

白如雪 发表于 2013-1-24 11:26

:D:D:D

白如雪 发表于 2013-1-24 11:29

有些人认为没有洋文的是传统器,有洋文就是外销:lol:lol:lol:lol:lol:lol可笑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查看完整版本: 老银/外销 大联欢,呼唤白/云二老,陈/果二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