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多九如收藏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帖子
楼主: 锦桐

剔与刻

    [复制链接]

24

主题

3771

帖子

2万

奖励积分

专家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积分
78499

三多杰出贡献者三多九如专家

注册时间
2010-11-10
性别
保密
发表于 2013-5-11 19:33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评

下手很快啊  发表于 2013-5-12 05:51
老土, 严世农

24

主题

3771

帖子

2万

奖励积分

专家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积分
78499

三多杰出贡献者三多九如专家

注册时间
2010-11-10
性别
保密
发表于 2013-5-11 20:01 | 显示全部楼层
锦桐 发表于 2013-5-10 07:29
我边找掩体边等严老把孙老喊来~在这明媚的春光里~

看童姥96楼这些花,象是广工,哈哈。

童姥刚刚抢走“水果杀手”的ID, 又来抢,这让“花无缺”情何以堪呀?

孙老我是请不动的,象范老这样有头有脸的人物,多次相请,孙老都不再露面,81楼那条横幅, 就是准备送给孙老的。

现在孙老一定很忙,每月要在3-4个国内国际学术会议上作报告,国家重点实研室的两个基金马上要due了,要修改自己学生的论文,还要安排兄弟院校来的学生培训,已经很少上网了。孙老的学生们也忙的团团转,大师兄大师姐要准备毕业答辩,还要找工作,小师弟小师妹们在忙期末考,还要轮转实验室加上选科题,也无暇上来替孙老献宝了。

要想请动孙老,我想一是要请和安老江湖身份相当的江湖大佬来请,或是我出面色诱。象孙老这样的内家高手,都定力极强,就算阿朱在面前,亦是坐怀不乱。但高手们都有一个至命弱点,一但听说有武林秘籍,或是有打造兵器的寒冰玄铁,就会瞳孔放大,心跳加快,呼吸急促。我要等6-7月份孙老不忙的时候试他一试
老土, 严世农

24

主题

3771

帖子

2万

奖励积分

专家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积分
78499

三多杰出贡献者三多九如专家

注册时间
2010-11-10
性别
保密
发表于 2013-5-11 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游戏天子 发表于 2013-5-9 23:55
描述详细准确,楼主辛苦了
看来看去,我看到的结论:所谓的"剔"不就是"刻"么?"刻"本来就不排 ...

carving engraving and chasing.jpg

和游老说说我的理解, 一些老掉牙的东西,也许我要对知识进行更新了。

“剔”也许是为了达到特定的效果而运用的一种技法,产生的直接后果就是带走了部分原料。

“刻”不知道是不是可分为狭义的“刻”和广义的“刻”,狭义的”刻“就是通过锋利的工具对原料表面进行挤压而产生狭窄的沟槽,广义的”刻“还可包括象东洋技法中对原料表面进行可有原料丢失的深浅不一,可宽可窄的”切割“。

我觉得”錾“和”刻“, 既便是对我这种功力较浅的人,也是相对较易区分的。它们在工具,技法,和表达效果上都是不同的。

说得大颜不惭一点儿,我属于”学院派“,没有实战经验,但我还是觉得,在工具上,刻有刻刀,錾有錾刀, 刻刀要利,錾刀就象童老展示的那样,是预先成型的錾头。

在运用上,刻刀与器物表面有相对延续的接触,通过腕指,把力用于刀锋。而錾时,是用锤,捶打錾头后端,在器物表面通过挤压,形成和錾头形状相符的凹痕,可见于龙鳞,鸟羽,花瓣,植叶,鱼籽地等许多地方。运用时,一手控制錾头的位置和走相,另一只手捶打的力度可控制纹饰的深浅。

在最后的表现效果上, ”刻“完之后,多留下连续的线条。”錾“后,可以是孤立的錾痕,也可以依次移动錾刀连錾,远看似线,近看仍为断续的錾线。

下图以据经纪人所说新加坡陈老所收一件器物为例,窄叶为”剔“,我想是类似漆器上的”剔花“,花枝和花瓣的轮阔为”錾“, 可见錾刀断续行走的痕迹,而在表现花瓣颜色浓淡变化上用了发丝般纤细的刻。

以上所述均为个人理解,我非师出名门正宗,平时多用一些下三烂的野套路,珍藏也都是地摊上买的不明真假的武功秘籍, 大家表笑话

kongfu-7.jpg

点评

图文并茂太好  发表于 2013-9-1 21:08
严老的武功秘笈一看就是珍本。  发表于 2013-5-12 12:55
严老师,我不是很明白您这个牡丹花图里的刻和錾。那牛毛细纹难道不是用錾刀錾上去的吗?我明显可以看到好几个部位的牛毛细纹并不连续。。。。  发表于 2013-5-12 03:25
老土, 严世农

143

主题

8862

帖子

3万

奖励积分

认证会员

Rank: 10

积分
125831

三多讨论版版主三多九如专家

发表于 2013-5-11 22: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游戏天子 于 2013-5-11 22:49 编辑
严世农 发表于 2013-5-11 21:13
和游老说说我的理解, 一些老掉牙的东西,也许我要对知识进行更新了。

“剔”也许是为了达到特定的 ...


其实,严兄所示图中刻与錾的表面(现象)的区别我也注意到,或许这样的区别并非因为是用腕力和用锤力的区别造成的,而仅仅只是錾(刻)刀的不同,当然也包括锤的大小不同.
另外图中所示的剔的部分,更无必要因为表面有缺失原料的现象(或许是被挤压了),就要用到"剔"这个概念,个人认为根本上来说斜刀部分也是用錾(刻)刀加锤子,只是手法不同
以上只是个人看法(猜测),既非学院派、同样也和大多数爱好者一样毫无实战经验:lol
金银工艺因为材料的特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挤压变形的艺术(有没有缺失原料并不重要)
很希望有描述得清楚的文献或视频能证明我的看法是错的,我想说的主要是:没有哪种工艺(或武功:lol)是特别高级高贵的,能把简单朴实的技术用得娴熟是最高境界:lol,不必非要创造武林第一之"剔"功,似乎只要被剔过了就是件好银器.

点评

哈哈,感觉游戏兄对“剔”字工艺有个人嫉恨哈。上网近7000小时了,觉悟太深了。  发表于 2013-5-12 00:43

2

主题

48

帖子

98

奖励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545
注册时间
2012-7-19
性别
保密
发表于 2013-5-12 00:1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点评

谢谢留印~  发表于 2013-5-13 08:33

920

主题

1万

帖子

8万

奖励积分

金牌会员

江南银妖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44811
注册时间
2009-1-6
性别
发表于 2013-5-12 01: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苏记铺 于 2013-5-12 01:31 编辑

锦桐的执着学术精神让本人感动!无私分享个人心得,大家集思广益的氛围正是我们进步的源泉!
大家已达成共识的工艺要确定尊重,已大部分人认同的工艺也要尊重事实。

剔花,剔线或者錾刻只要运用的一种技法,产生的直接后果就是带走了部分银原料。狭义的说法就是剔除掉或者挖掉银器表面底地部分银原料的技法,俗称剔底(地)。

广义的只要运用的一种技法,产生的直接后果就是带走了部分银原料。剔花,剔线或者錾刻之分,但是也无法否定自古今在银器上(中西银)都存在剔工艺技法的事实。
只因有你,收藏才不寂寞!
三多认证店铺  222号店 《苏记老银》
联系:18605789628,微信号18605789628

82

主题

2585

帖子

3万

奖励积分

版主

Rank: 10

积分
69993
注册时间
2008-4-15
性别
 楼主| 发表于 2013-5-12 05: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严世农 发表于 2013-5-11 20:01
看童姥96楼这些花,象是广工,哈哈。

童姥刚刚抢走“水果杀手”的ID, 又来抢,这让“花无缺”情何以堪 ...

百花不落地,果然广工
抢id嘛,又不是抢楼~~所以我跑这来,以免被人不明不白的追杀……
严老的探子真真厉害,这孙老农忙农闲都被掌握了,严老别把人弄上梁山了哈;
严老既然要出手,我到时就等着看看高手过招了,看能不能领悟点上乘内功,顺便打个太平拳神马的~
岭树重遮千里目 江流曲似九回肠

82

主题

2585

帖子

3万

奖励积分

版主

Rank: 10

积分
69993
注册时间
2008-4-15
性别
 楼主| 发表于 2013-5-12 06: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严世农 发表于 2013-5-11 21:13
和游老说说我的理解, 一些老掉牙的东西,也许我要对知识进行更新了。

“剔”也许是为了达到特定的 ...

我差点忘了严老才是用刀高手,分类比我要细{:soso_e183:}我也就牡丹图说下工艺,顺便再说下定义。游老苏老,容后再复。

我理解严老把錾刻做的分类是这样的:1.带不带走原料。带走,是剔。2. 不带走原料的,再进行分类:是切入原料,还是压入原料。反映在工具上,用的是刃,还是棱角。直白点说,表皮破了没有,有没有豁口,还是只是瘀伤。用刀刃切开原料、破皮有豁口的,是刻;用刀棱压入原料的,是錾。

停下问句严老,我理解对吗~


岭树重遮千里目 江流曲似九回肠

143

主题

8862

帖子

3万

奖励积分

认证会员

Rank: 10

积分
125831

三多讨论版版主三多九如专家

发表于 2013-5-12 08: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游戏天子 于 2013-5-12 08:20 编辑
苏记铺 发表于 2013-5-12 01:21
锦桐的执着学术精神让本人感动!无私分享个人心得,大家集思广益的氛围正是我们进步的源泉!
大家已达成共 ...


哈哈,苏兄好
我再多说明几句:
1.我不否认錾刻有带走原料的现象
2.不是只要一看到凹陷就是剔(带走了原料),有些凹陷只是挤压
3.即使在有些錾刻过程中带走了原料,也没必要用到"剔"这个概念,带不带走原料不是主要目的.
如果以前的文献没有单独提到用到过这个概念,那真的说明在工匠头脑中所谓的剔根本不重要.既然古人和专业人士都没有形成的概念,我们今人和外行又何必去添足呢

0

主题

162

帖子

2万

奖励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3429
注册时间
2012-12-2
性别
保密
发表于 2013-5-12 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锦桐 发表于 2013-5-11 06:54
青山绿水的大自然,色香味全的美食,云妹真是既有眼福,又有口福~~
我也继续献上风景照为大家热身~
...

童姥写工艺尚且如行云流水般顺畅,若是写花•••••似已有暗香涌动呢,期待中。

点评

na老过奖~也期望自己文笔能不负花儿与一众爱花人~  发表于 2013-5-13 08:32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三多九如收藏网 ( 浙ICP备07032836号 )

GMT+8, 2025-4-22 05:37 , Processed in 0.312544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