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多九如收藏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锦桐

Techniques of Applied Work and Others

    [复制链接]

33

主题

4780

帖子

2万

奖励积分

超级版主

弆韵斋·召苏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积分
90140

三多九如专家贵宾

注册时间
2011-6-7
性别
保密
发表于 2013-2-2 23:04 | 显示全部楼层

西银工艺里表示捶揲的词汇很多的,raising是要用个圆鼓鼓的厚皮垫子垫住来施工,还要预先计算下料,用来制作碗一类深度较大的容器,是一种成型技法。

用来做盘子啥浅容器的拉伸锤击,以及在模上锤击等等,又有另外的术语。

点评

85生可不是浪得虚名:)  发表于 2013-2-3 00:31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20 收起 理由
apsaras + 20 :)

查看全部评分

微信:suoluomi8888  闲鱼:古老的蜜

33

主题

4780

帖子

2万

奖励积分

超级版主

弆韵斋·召苏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积分
90140

三多九如专家贵宾

注册时间
2011-6-7
性别
保密
发表于 2013-2-2 23:06 | 显示全部楼层
白如雪 发表于 2013-2-2 19:01
关于飞天所谈多数ces是采用锡还是银焊,我仅有两件贴焊器物,仔细看均为银焊。故我认为ces多数应为银焊 ...

我也不认为用锡焊很普遍,焊锡氧化后会发灰色,而银硫化后成黑色,因此放久了就会明显看到焊接线。但实际上焊接线在氧化较重的器物上也极少有很明显的。
微信:suoluomi8888  闲鱼:古老的蜜

82

主题

2585

帖子

3万

奖励积分

版主

Rank: 10

积分
69993
注册时间
2008-4-15
性别
 楼主| 发表于 2013-2-3 00:03 | 显示全部楼层
nutshell 发表于 2013-2-2 23:01
二就是V,V就是二

有些贴焊,焊上的是个实心的银片,有些高的贴焊,貌似就是个壳子,里面到器壁 ...

捶揲成型的高起贴焊,在CES中确实有,一般图案正面就可以在隐蔽处找到气孔,不太美观就是了。

正面完全无气孔,那就是气孔直接打眼在胎上,再加内胆,变成双层内壁。不是这样,估计绑再死也不行。

点评

嗯,绑起来放火炉烤是说着玩儿的,那还得有离心旋转啥的,否则焊药一化开,搞不好都流到下面去了……  发表于 2013-2-4 01:47
LYP
关于贴焊时空气外逸之事应不是难点,原因在于在焊接时是沿贴片边进行线焊,在约六、七百摄氏度下,空气体积膨胀不会太严重,既便膨胀,也会从没有焊住的缝隙处逸出,原因在于空气分子是极小的。随着焊接的完成,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2-3 10:42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20 收起 理由
apsaras + 20 好资料!

查看全部评分

岭树重遮千里目 江流曲似九回肠

37

主题

1037

帖子

9238

奖励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3747
注册时间
2011-7-15
性别
发表于 2013-2-3 01:3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欣赏!感谢!

点评

习兄好~  发表于 2013-2-3 10:34
藏之道,德为首!

82

主题

2585

帖子

3万

奖励积分

版主

Rank: 10

积分
69993
注册时间
2008-4-15
性别
 楼主| 发表于 2013-2-3 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部分

先热身。给三组照片,大家找下感觉,看看哪是贴焊哪不是。推荐自己猜别说出来,我怕你们猜不对恨我。
贝壳.JPG

点评

飞老v5!  发表于 2013-2-4 05:56
美国的?ball foot 肯定是焊的 :p  发表于 2013-2-4 02:11
岭树重遮千里目 江流曲似九回肠

159

主题

6027

帖子

4万

奖励积分

贵宾

Rank: 10

积分
137842

三多讨论版版主贵宾

注册时间
2010-5-8
性别
发表于 2013-2-3 10:42 | 显示全部楼层
锦桐 发表于 2013-2-3 00:03
捶揲成型的高起贴焊,在CES中确实有,一般图案正面就可以在隐蔽处找到气孔,不太美观就是了。

正面完全 ...

     关于贴焊时空气外逸之事应不是难点,原因在于在焊接时是沿贴片边进行线焊,在约六、七百摄氏度下,空气体积膨胀不会太严重,既便膨胀,也会从没有焊住的缝隙处逸出,原因在于空气分子是极小的。随着焊接的完成,在自然状况下,大气气压与焊片内气压会自然形成平恒,高水平银匠不会因此而影响贴焊质量。

点评

其实焊接是靠长年经验累积的真工夫,厚薄大小不同的銀材如何漂亮的结合?当然不同的焊药也很重要!  发表于 2013-2-4 16:26
LYP
听一名银匠世家讲,焊前先采用上下左右点焊固定,再沿边沿完成全焊。有时还要予热及加热。。。。。。。  发表于 2013-2-4 08:45
谢谢刘老补充!可是硬焊一般会到890度,这也行吗~线焊的话也许手工可以,但手持待焊贴片怎么在很短时间保持高温,又迅速地一次成功全部焊好呢~炉焊夹护再紧,毕竟是空心高起不能像实心片那样施压,怎么保证不翘曲  发表于 2013-2-3 11:03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20 收起 理由
apsaras + 20 好资料!

查看全部评分

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中捕捉耀眼的闪光

82

主题

2585

帖子

3万

奖励积分

版主

Rank: 10

积分
69993
注册时间
2008-4-15
性别
 楼主| 发表于 2013-2-3 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我唯一一件现在身边的藏品,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最后一张是原来三年哥哥拍的,那年方姐和他不远千里专门带给我。
IMG_1153.JPG

IMG_1151.JPG

IMG_1152.JPG

牡丹东北镯1.jpg

点评

猜~  发表于 2013-2-4 05:57
中国的!贴的么?  发表于 2013-2-4 02:18
飞老和我心戚戚~:)  发表于 2013-2-4 01:18
镯子非常漂亮!  发表于 2013-2-4 00:38
喜欢童姥拍的照片。那 creamy white 的背景很温馨的感觉。  发表于 2013-2-4 00:37
超级漂亮!  发表于 2013-2-3 16:19
LYP
光看照片难以确定,观察是否贴焊,如系单层器物,看内壁有无捶揲凹凸纹即可。 但如是双层器物,只能用高倍放大镜观察有无焊迹。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2-3 10:55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50 收起 理由
nutshell + 50

查看全部评分

岭树重遮千里目 江流曲似九回肠

82

主题

2585

帖子

3万

奖励积分

版主

Rank: 10

积分
69993
注册时间
2008-4-15
性别
 楼主| 发表于 2013-2-3 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西银杯子的局部资料图。

IMG_1176.jpg

点评

实在高!  发表于 2013-2-4 05:57
欧洲的? 把手是焊的 :p  发表于 2013-2-4 02:13
岭树重遮千里目 江流曲似九回肠

159

主题

6027

帖子

4万

奖励积分

贵宾

Rank: 10

积分
137842

三多讨论版版主贵宾

注册时间
2010-5-8
性别
发表于 2013-2-3 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锦桐 发表于 2013-2-3 10:48
这是我唯一一件现在身边的藏品,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最后一张是原来三年哥哥拍的,那年方姐和他不远千里专 ...

    光看照片难以确定,观察是否贴焊,如系单层器物,看内壁有无捶揲凹凸纹即可。
  但如是双层器物,只能用高倍放大镜观察有无焊迹。

点评

LYP
还是上手细看才可正确判断,猜不好瞎猜,后果很严重!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2-3 11:27
LYP
还是上手细看才可正确判断,猜不好瞎猜,后果很严重!  发表于 2013-2-3 11:27
是的是的,所以才说猜而不是断定嘛~刘老也偷偷猜下嘛:)  发表于 2013-2-3 11:06
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中捕捉耀眼的闪光

159

主题

6027

帖子

4万

奖励积分

贵宾

Rank: 10

积分
137842

三多讨论版版主贵宾

注册时间
2010-5-8
性别
发表于 2013-2-3 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LYP 发表于 2013-2-3 10:55
光看照片难以确定,观察是否贴焊,如系单层器物,看内壁有无捶揲凹凸纹即可。
  但如是双层器物,只 ...

还是上手细看才可正确判断,:Q猜不好瞎猜,后果很严重!;P:lol
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中捕捉耀眼的闪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三多九如收藏网 ( 浙ICP备07032836号 )

GMT+8, 2025-5-26 10:25 , Processed in 0.339894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